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3年09月08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留置导尿的适应症和护理要点 - 数字报刊系统 脑血管支架手术后的护理 护士如何预防院内感染 长期留置尿管,拔除前要先夹闭尿管吗 鼻出血的护理方法 留置导尿的适应症和护理要点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留置导尿的适应症和护理要点

留置导尿是指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接着运用严格的无菌操作保留在膀胱内,从而达到将尿液排出体外的一种导尿方法。通过留置导尿,患者无法排尿的状态得到较为显著的改善。

临床上常用的导尿管

单腔导尿管:用于留取中段尿、进行膀胱灌注治疗、暂时解除尿潴留。

双腔导尿管:双腔导尿管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导尿管,其内部有两个通道,一个通道是尿液流出通道,一个是气囊通道。双腔导尿管的作用是引流尿液,主要用于尿潴留以及外科手术后的导尿。它具有固定简单、 牢固、不易污染等特点。

三腔导尿管:用于膀胱冲洗或向膀胱内滴药。

哪些情况下需要留置导尿?

将未污染的尿液标本直接从膀胱中导出,作为细菌培养,并对残余的尿量进行膀胱容量、压力的测定和检查,以鉴别尿闭和尿潴留,以辅助诊断。

帮助尿潴留患者尽快排出尿液,减轻患者痛苦。

患者在盆腔内器官手术前,对其进行留置导尿,排空患者的膀胱,减少手术威胁。

对尿失禁或膀胱损伤的患者予以留置导尿管,能保持膀胱清洁。

对于抢救休克或垂危的患者,医务人员需要给予其留置导尿,方便及时记录患者的尿量及相关数据。

留置导尿有什么适应症吗?

(1)急、慢性尿潴留或膀胱颈梗阻患者。

(2)难治性尿失禁患者。

(3)需要精确监测尿量的危重症患者。

(4)尿道损伤患者。

(5)应用于外科手术时的围手术期。

(6)需要实施膀胱冲洗的患者。

(7)患者不能控制排尿,应用于意识障碍患者、改善临终关怀患者的舒适度。

(8)长期卧床患者。

留置导尿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留置尿管的目的、重要性以及自我护理的方法,帮助其重视预防泌尿道感染的重要性,能主动地配合护理,提高护理的有效率。

每日用生理盐水或灭菌用水对患者的尿道口及导尿管表面进行清洁,告知患者每日洗澡或清洁时应该清洁尿管周边区域。若导尿管不慎脱出或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立即更换导尿管,避免感染。

鼓励留置尿管的患者多饮用温开水,达到内冲洗的目的,并且协助其适当变换体位,尽可能地预防感染与尿管堵塞的情况。

在患者下床活动时,护理人员引导其妥善放置导尿管及引流袋,并且引流袋的高度不要高于耻骨联合,并尽量保持导尿管与尿袋低于膀胱水平面,避免接触地面。

护理人员在收集引流袋中的尿液标本及排空引流袋中尿液时,应该避免引流袋下方活塞碰到其他容器。

长时间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该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坚持进行膀胱功能及肛门收缩等锻炼,预防尿潴留的发生。比如夹闭尿管3—4h排空一次,应用利尿药物时可调整到30min排空一次,每次放尿不超过1000mL,以免患者的腹内压急剧下降,引起撤退性膀胱出血。

在留置导尿管期间,护理人员应谨遵医嘱,对引流出尿液的颜色、性质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严格监测,如有需要及时作出处理。

在护理过程中,时刻保持尿管的固定通畅,避免其弯曲、折叠和扭曲导致引流不畅。如发生漏尿应检查气囊的完整性,之后可增加气囊内注水量防止脱管及漏尿的发生。

保证收集尿液的容器专人专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的尿液。护理人员在清空尿液时,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尿液的容器。

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若患者出现负面情绪,需要及时予以疏导,引导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后续护理。

在拔导尿管之前,护理人员引导患者适当憋尿,避免排空膀胱再拔尿管。拔管后注意多饮水,既有利于冲洗尿道,防止发生尿道感染,也有利于刺激排尿。除此之外,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地给予其热敷,缓解逼尿肌的紧张状态,帮助其更快恢复。

总而言之,留置导尿可以帮助临床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更好排尿,并通过有效的护理,改善其症状。

(来宾市人民医院   叶翠红   黄文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