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9月0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肌性斜颈宝宝的物理治疗方法 - 数字报刊系统 脑梗后手不灵活,康复训练来助力 肌性斜颈宝宝的物理治疗方法 选对鞋子:为髋关节运动加道保险 儿童麻醉,家长最该知道的那些事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肌性斜颈宝宝的物理治疗方法

作者: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傅仕柱


当家长轻轻抚摸宝宝颈部,却意外触到硬硬的“小疙瘩”,或是发现宝宝总爱习惯性歪头,像在躲藏什么时,心中定会涌起阵阵不安与担忧。其实,这很可能是肌性斜颈在悄悄“作怪”。作为婴幼儿中的常见疾病,它虽会带来困扰,但家长无需过度焦虑,因为通过科学系统的物理治疗,绝大多数宝宝都能重获健康。

 

肌性斜颈:宝宝的“歪脖子”谜题

 

肌性斜颈,全称先天性肌性斜颈,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连接胸骨、锁骨与头骨的肌肉)发生纤维化或挛缩,导致头部向患侧倾斜、下巴转向健侧的疾病。它就像一根“绷紧的橡皮筋”,让宝宝的脖子无法自由转动。

 

为何会得肌性斜颈? 

胎儿在子宫内时,若长期保持头部偏向一侧的姿势,或分娩过程中受到产道挤压,可能导致胸锁乳突肌受损,引发局部出血、血肿机化,最终形成纤维化。此外,遗传因素或肌肉发育异常也可能参与其中。

 

早发现早干预:识别肌性斜颈的“信号”

 

肌性斜颈的早期表现往往隐匿,但细心观察仍能捕捉到蛛丝马迹:

 

头部倾斜:宝宝安静时,头部明显偏向一侧,难以自主纠正。

颈部肿块:出生后1-2周内,患侧颈部可能触及橄榄大小的硬结,质地韧如橡皮。

活动受限:尝试将宝宝头部转向患侧时,会遇到明显阻力。

 

若未及时干预,长期倾斜的头部可能压迫颅骨,导致面部不对称(如患侧脸颊扁平、眼睛变小),甚至引发脊柱侧弯、高低肩等问题。因此,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带宝宝到儿童康复科就诊。

 

物理治疗:温柔而有力的“矫正师”

 

物理治疗是肌性斜颈的核心干预手段,其原则可概括为“轻柔牵伸、循序渐进、家庭参与”。治疗黄金期为出生后3-6个月,此时肌肉可塑性强,恢复效果最佳,但任何年龄开始治疗都不晚。

 

1. 手法治疗:专业治疗师的“魔法手” 

在温暖的治疗室里,治疗师会先用温热的毛巾轻敷宝宝颈部,缓解肌肉紧张。随后,通过以下手法逐步“松绑”紧绷的肌肉: 

被动牵伸:一手固定宝宝肩部,另一手轻柔地将头部向健侧侧屈,同时缓慢旋转至患侧,保持1015秒,重复510次。动作如春风拂面,绝不可用力拉扯。 

软组织松解:用指腹轻柔按摩患侧胸锁乳突肌,从耳后乳突处向锁骨方向推按,促进血液循环,软化纤维化组织。 

关节松动术:针对颈椎小关节,通过轻柔的摆动或滑动,增加关节活动度。

 

2. 家庭训练:把康复融入日常生活 

家长的参与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以下家庭训练方法简单易行:  

姿势管理:抱宝宝时,让其头部偏向患侧,利用重力诱导主动转头;睡眠时,在患侧下方垫一条折叠的毛巾,保持头部中立位。 

趣味互动:用色彩鲜艳的玩具或妈妈的脸吸引宝宝注视,引导其向患侧转头。例如,将玩具放在患侧上方,鼓励宝宝抬头看。 

轻柔按摩:每天为宝宝按摩颈部34次,每次5分钟。手法需比治疗师更轻缓,以宝宝舒适为宜。

 

3. 物理因子治疗:科技助力康复 

对于部分肌肉紧张明显的宝宝,治疗师可能会使用超声波或热敷辅助治疗。超声波通过高频振动软化瘢痕组织,促进肌肉修复;热敷则能扩张血管,缓解痉挛。需注意,热敷温度应控制在40℃左右,避免烫伤宝宝娇嫩的皮肤。

 

治疗中的常见疑问:专家为您解答

 

Q:治疗会疼吗? 

A:物理治疗以轻柔、无痛为原则。初期宝宝可能因肌肉紧张感到轻微不适,但会逐渐适应。若宝宝哭闹剧烈,需及时与治疗师沟通调整手法。

 

Q:需要手术吗? 

A:绝大多数宝宝通过物理治疗即可康复。仅当肌肉严重挛缩、面部不对称明显,且1岁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时,才需考虑手术松解。

 

Q:治疗后会复发吗? 

A:坚持家庭训练、定期复查(每3个月一次),可有效预防复发。即使症状消失,也建议继续巩固训练1-2个月。

 

科学康复,让宝宝“颈”上添花

 

肌性斜颈的治疗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场充满爱与耐心的“温柔革命”。它既需要专业治疗师凭借精湛技艺进行科学的手法治疗、合理运用物理因子辅助,也离不开家长在家庭训练中的悉心陪伴与坚持。只要医患携手、持之以恒,绝大多数宝宝都能告别“歪脖子”,收获健康挺拔的身姿。若发现宝宝有斜颈迹象,请尽早联系儿童康复科,共筑健康成长之路!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