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9月26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鼻窦炎总不好,微创手术轻松解决 - 数字报刊系统 血糖波动大,医学检验揪出糖尿病“元凶” 科学修复盆底肌松弛,让产后妈妈不再“尴尬” 鼻窦炎总不好,微创手术轻松解决 中医内科调治失眠的新思路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鼻窦炎总不好,微创手术轻松解决

作者:贺州市昭平县人民医院 林厚金

在耳鼻喉科门诊,经常能遇到被鼻窦炎反复困扰的患者:“医生,我鼻塞、流脓涕快半年了,吃药就好点,停药就复发”“晚上睡觉只能张嘴呼吸,白天头晕脑胀,根本没法集中精力工作”……这类长期不愈的鼻窦炎,医学上称为慢性鼻窦炎,若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微创手术往往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为何鼻窦炎久治不愈?

鼻窦是位于颅骨内的含气空腔,左右各四对,分别为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通过狭窄的窦口与鼻腔相通。正常情况下,鼻窦黏膜分泌物通过窦口引流至鼻腔,并保持通气。当鼻腔结构异常、黏膜炎症持续存在或免疫功能紊乱时,窦口引流受阻,分泌物潴留,继发细菌感染,便形成鼻窦炎。部分患者长期治疗效果不佳,原因主要包括:

1.解剖结构异常:如中鼻甲气化、鼻中隔偏曲、钩突肥大等,导致窦口长期受压或阻塞,药物难以发挥作用。

2.慢性炎症导致黏膜不可逆改变:病程较长者,鼻窦黏膜可能出现息肉样变、纤维化或腺体增生,单纯药物无法恢复其正常功能。

3.耐药菌感染或真菌性鼻窦炎:部分患者存在特殊病原体感染,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

4.伴发鼻息肉:息肉组织阻塞窦口,影响引流,且易复发。

当经过至少12周规范药物治疗(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必要时抗生素)后症状仍持续,影像学检查(如鼻窦CT)显示明确的窦腔阻塞或黏膜增厚,即可考虑手术干预。

微创手术精准解除阻塞,恢复鼻窦功能

目前主流术式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属于微创技术。手术通过鼻腔自然通道进行,无需面部切口,利用直径约2-4毫米的内镜和精细手术器械,在高清视野下精准开放阻塞的窦口,清除不可逆病变组织,重建鼻窦通气与引流通道。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时长约1-2小时,住院时间一般为3-5天。由于不损伤面部结构,术后无可见瘢痕,恢复较快。

与传统手术相比,现代鼻内镜手术具有三大优势:

1.精准定位:高分辨率内镜可放大术野4-10倍,配合影像导航系统(类似GPS),能实时显示器械位置,避免误伤眶纸板、视神经、颈内动脉或颅底硬脑膜,显著提升手术安全性。

2.功能保护:手术原则是“去病变、保功能”,尽可能保留健康黏膜,维持鼻腔加温、加湿和免疫防御功能。例如,在开放筛窦时,仅切除病变筛房,保留中鼻甲外侧壁,避免空鼻综合征。

3.并发症少:随着技术成熟和围术期管理优化,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脑脊液漏)发生率已低于1%。轻微并发症如暂时性味觉改变、鼻腔干燥等,多在数周内自行缓解。

哪些人适合手术?

手术并非所有鼻窦炎患者的首选,主要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病例:

1.慢性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经规范药物治疗无效;

2.反复急性发作,每年超过4次,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

3.出现眶内或颅内并发症风险,如眶周蜂窝织炎、额窦骨髓炎等;

4.单侧病变怀疑肿瘤者,需取病理明确诊断。

需强调的是,手术并非“根治”手段,而是为药物治疗创造条件。术后仍需规范随访和用药,尤其是鼻用激素冲洗,以预防复发。

术后管理决定远期效果

手术的成功只是治疗的第一步,术后的护理和定期复查对最终疗效起着决定性作用。术后鼻腔会经历创面愈合的过程,期间可能出现结痂、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医生会根据恢复情况定期清理术腔,防止粘连和窦口闭锁。

患者在家中应坚持鼻腔冲洗,帮助清除分泌物和痂皮,促进黏膜修复。大多数人在术后几周内就能感受到鼻塞、头痛等症状的明显改善,嗅觉的恢复可能稍慢一些,但随着时间推移也会逐步好转。

常见疑问解答

手术疼吗?术中全麻无痛感,术后可能有轻微胀痛或少量出血,一般可耐受,无需特殊镇痛。

会复发吗?总体复发率约10%-15%,与基础疾病控制、术后随访依从性密切相关。

儿童能做吗?对于药物无效、严重影响发育或并发哮喘的儿童患者,手术也是安全选择,但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评估。

总之,鼻窦炎虽常见,但不应被忽视。若长期药物治疗无效,应及时评估是否需手术干预。现代鼻内镜微创手术技术成熟、创伤小、恢复快,能有效解除鼻窦阻塞,帮助患者摆脱反复发作的困扰。关键在于科学评估、规范手术与系统管理相结合,才能实现长期稳定控制,重获自由呼吸。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