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总感觉饭菜塞在牙缝里,漱口半天也清理不干净?家里老人缺了几颗牙后,再也不敢啃排骨、咬苹果,只能吃软烂的食物?其实这些情况,都可能是“牙列缺损”在悄悄影响生活。很多人觉得缺一两颗牙没关系,反正还有其他牙能用,可实际上,缺牙带来的麻烦远比想象中多,而且现在有成熟的修复办法,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该怎么应对。
首先得跟大家说清楚,什么是牙列缺损?简单讲,就是嘴里的牙齿因为蛀牙、牙周病、外伤撞掉,或者年纪大了自然松动脱落等原因,少了一颗或好几颗。这里要区分一下,全口一颗牙都没有叫“牙列缺失”,和牙列缺损不是一回事。别觉得缺颗牙是小事,它就像多米诺骨牌,会引发一连串问题
缺牙不补的4个麻烦
1.影响咀嚼与肠胃健康:缺牙处无法用力咬合,只能单侧咀嚼,导致两侧脸颊肌肉发育不均,出现“大小脸”。而且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就咽下,会加重肠胃负担,引发消化不良,长期影响营养吸收。
2.好牙“跑偏”,蛀牙风险增加:牙齿相互依存,缺牙后邻牙会向空隙倾斜,对颌牙会伸长,导致牙缝增多、变大,食物易嵌塞,细菌滋生,健康牙齿也可能蛀坏、松动。
3.牙龈和骨头“缩水”,修复难度加大:牙齿如同大树,牙根刺激牙槽骨保持稳定。缺牙后,牙槽骨会变矮变窄,牙龈萎缩,如同土地流失。待骨头和牙龈严重萎缩,修复方式受限,难度大增。
4.说话漏风,颜值下降:缺前牙说话易漏风,影响交流。且牙齿支撑脸颊,缺牙多会使脸颊凹陷,显老没精神。
3种主流修复方式
(一)活动假牙(可摘戴假牙)
类似带“小钩子”的假牙,钩子挂于邻牙或软底座托于牙龈,吃饭戴、睡前取,方便清洗。
优点:价格亲民,几千元可搞定;制作迅速,1-2周完成;多数情况无需磨好牙,全口活动假牙能最大程度保护健康牙齿。
缺点:长期佩戴可能磨牙龈致痛;咀嚼时易晃动,咬不动硬物;每日需摘戴清洗,较麻烦;3~5年可能需调改或更换。
适合人群:缺牙较多的长辈;预算有限者;暂时无法进行其他修复,需先解决进食问题者。
(二)固定假牙(粘固假牙)
缺1颗牙时,需磨小旁边2颗好牙,将假牙固定其上,装好后无需摘戴。
优点:咀嚼功能强,与真牙相近,能咬硬物;无需每日摘洗,使用方便;外观逼真,不影响颜值。
缺点:需磨除健康邻牙,可能损伤牙齿;若邻牙松动、有蛀牙则无法制作;缺牙多时无法“搭桥”。
适合人群:缺1~2颗牙且邻牙健康者;追求使用方便,不愿频繁摘戴假牙的中年人。
(三)种植牙(植入式假牙)
是什么:在缺牙牙槽骨内植入“小钛钉”,待3-6个月钛钉与骨头融合稳固后,再装假牙,独立支撑,不依赖邻牙。
优点:不磨好牙,保护健康牙齿;咀嚼功能最佳,与真牙无异,可啃骨头、嚼硬糖;使用寿命长,保养得当可达十几年甚至二十年;外观与真牙一致,颜值高。
缺点:价格昂贵,一颗约1万-3万;治疗周期长,需3-6个月;对骨头条件要求高,骨头太矮、太瘦需先补骨。
适合人群:缺1颗或多颗牙且不愿磨好牙者;预算充足,追求长久效果者;骨头条件良好的年轻人或健康长辈。
选修复方式的3个步骤
1.专业检查:缺牙后先挂口腔科号,医生会安排口腔CT检查,查看牙槽骨厚度、高度及邻牙状况,为选择修复方式提供依据。
2.明确需求:与医生沟通预算、时间要求和使用期望,如“预算有限,希望尽快完成”“不想磨好牙”“期望假牙使用十年以上”等,医生会结合口腔情况推荐合适方案。
3.把握时机:缺牙后3个月内是修复黄金期,此时邻牙不易移位,骨头萎缩程度轻,修复简单且效果好。拖延可能导致矫正歪牙、补骨等额外治疗,增加费用和痛苦。
2个注意事项
1.做好假牙维护:活动假牙饭后取下冲洗,晚上泡在清水里;固定假牙和种植牙需像真牙一样早晚刷牙、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用冲牙器冲洗;每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及时调整松动、磨损的假牙。
2.年轻人也要重视缺牙:如今很多年轻人因蛀牙未及时治疗或运动外伤导致缺牙,应及时补牙,避免邻牙移位、骨头萎缩,早补早安心。
结语
综上所述,牙列缺损虽常见,但只要重视并选对修复方式,就能恢复正常咀嚼功能,保持颜值,预防后续口腔问题。若自己或家人有缺牙情况,别犹豫,尽快前往口腔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