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9月26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高血脂患者的饮食避雷指南 - 数字报刊系统 高血脂患者的饮食避雷指南 牙列缺损影响大,修复方式大揭秘 脑梗康复的关键:溶栓后避免二次复发 脑血管健康警报,这些症状别忽视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血脂患者的饮食避雷指南

作者:百色市乐业县人民医院 李任梅

高血脂是常见代谢性疾病,早期多无症状,却会导致血管壁脂质沉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风险。饮食是影响血脂的关键,不当习惯会加重异常,科学避饮食 “雷区” 则能减少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摄入,辅助控血脂。本文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梳理饮食误区与科学原则,帮助大众通过合理饮食护心血管健康。

高血脂饮食管理的重要性

高血脂的核心是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过高,多余脂质附着血管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增大导致血管管腔变窄,影响血液流通,进而造成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疾病。

饮食管理是高血脂综合干预的基础,调整饮食结构可直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减少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及精制糖,增加膳食纤维、优质蛋白,能辅助调节脂质代谢,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可将血管壁多余胆固醇运回肝脏代谢、保护血管。做好饮食管理对控制血脂、延缓病情、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意义重大。

避雷一:警惕 “隐形高油” 食物

很多高血脂患者知道少吃肥肉、动物内脏,却忽视 “隐形高油” 食物。常见的有油炸食品(炸鸡、油条等),制作时会吸收大量油脂;烘焙食品(蛋糕、酥皮点心等),常添加含反式脂肪的黄油、起酥油;加工肉制品(香肠、培根等),为口感和保质期添加较多油脂。

日常烹饪用油也需注意,炒菜植物油过量,或常使用黄油、猪油、沙拉酱,都会导致油脂摄入超标。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会促进肝脏合成更多坏胆固醇,加重血管脂质沉积。建议烹饪选蒸、煮、炖、凉拌,少煎炸;买包装食品时看配料表,含 “氢化植物油”“人造奶油” 等成分需谨慎。

避雷二:控制精制糖与添加糖摄入

部分高血脂患者仅关注脂肪,忽视糖分对血脂的影响。过量精制糖(如白米饭、白面包)消化吸收快,易致血糖升高,多余糖分还会转化为甘油三酯储存;添加糖(如甜饮料、糖果、蜂蜜)则直接增加体内糖分负荷。

长期过量摄糖,不仅升高甘油三酯,还可能引发体重增加,而肥胖又是高血脂的重要危险因素,形成恶性循环。建议减少甜饮料,以白开水、淡茶替代;控制精制主食量,搭配燕麦、糙米等全谷物和杂豆类;买包装食品时查看配料表,“白砂糖”“果葡糖浆” 等成分靠前的需避免。

避雷三:别陷入 “低脂 = 健康” 误区

部分患者认为 “低脂食品可随意吃”,实则很多低脂食品为改善口感,会添加大量糖、盐或添加剂(如低脂酸奶、饼干)。这类食品虽脂肪降低,但糖或钠含量可能升高,长期过量食用易致热量超标,影响血糖、血压,间接加重血脂异常。

且 “低脂” 不等于 “无脂”,即便真正低脂的食物,一次性吃太多仍会导致总热量、总脂肪超标。因此,选低脂食品时需关注糖和钠含量,优先选低糖、低盐款,且无论何种食物,都要控制总摄入量。

掌握 “护脂” 饮食原则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它能在肠道结合胆固醇,减少吸收,还能促进肠道蠕动排脂,建议多吃新鲜蔬菜(菠菜、西兰花等)、适量低糖水果(苹果、柚子等),主食搭配全谷物和杂豆类。

2.适量摄入优质蛋白,优质蛋白能提供必需氨基酸,且不显著升高血脂,推荐深海鱼(三文鱼、鳕鱼等,有助降甘油三酯)、去皮禽肉、去脂瘦肉、豆制品、低脂牛奶、鸡蛋(每天一个)。

3.科学选烹饪用油,优先用橄榄油、茶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避免动物油和棕榈油、椰子油;严格控制每日用油,不超过 2-3 汤匙。

饮食搭配结合生活习惯

高血脂管理需结合健康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建议每天固定睡眠,保证 7-8 小时;配合适度运动,选快走、慢跑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 3-5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强度以运动后不疲劳为宜。

此外严格戒烟限酒,烟草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还会降低好胆固醇;酒精直接升高甘油三酯,加重肝脏负担,因此需严格戒烟,避免饮酒,若无法避免,需严格限酒量和频率。

结语

高血脂饮食管理是守护心血管健康的关键防线,避开 “隐形高油”、精制糖、“低脂 = 健康” 等误区,掌握 “护脂” 饮食原则,结合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特殊情况科学应对,长期坚持就能有效控制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