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受到创伤后出现昏迷,情况往往比较紧急,现场急救的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后续恢复。正确的急救措施能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减少二次伤害;而错误的做法可能会加重病情。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头部创伤昏迷时,现场急救需要注意的事项,让大家在遇到这类情况时知道该怎么做。
先判伤情:昏迷程度与创伤表现要分清
遇到头部创伤昏迷的患者,首先要快速判断其昏迷状态。可以呼唤患者的名字,拍打其肩膀,观察是否有反应,如果患者没有睁眼,对这些刺激毫无回应,说明昏迷程度较深。还可以轻轻掐捏患者的皮肤,看其是否有躲避动作,若没有反应,也提示昏迷较严重。同时,要观察患者的瞳孔,若两侧瞳孔大小不一样,或者对光线的反应变得迟钝,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在判断昏迷程度的同时,还要仔细观察头部的创伤表现。查看头皮是否有裂伤,是否有出血现象;头部是否有肿胀的包块,触摸时要注意是否有颅骨凹陷的情况。另外,要留意患者的口鼻、耳朵是否有鲜血或淡粉色液体流出,这些都是需要关注的重要表现。
现场急救第一步:止血与保持呼吸道通畅
头皮裂伤出血时,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止血方法。可以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直接按压在伤口处,按压的力度要适中,以能止住血为宜。如果出血较多,可在伤口周围垫上纱布,然后进行加压包扎,但要注意避免直接压迫颅骨凹陷的地方,防止对脑组织造成进一步损伤。
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也至关重要。让患者平躺在地上,解开其衣领、领带等束缚物,避免颈部受到压迫。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这样可以防止呕吐物、分泌物堵塞喉咙,避免窒息。如果发现患者口中有异物,可用手指缠上纱布将异物清除,清除时动作要轻柔,不要深入口腔刺激咽喉,以免引起不适或导致异物进入更深的部位。
急救禁忌:这些动作千万别做
对头部创伤昏迷患者急救时,有两类动作绝对禁止。
严禁强行唤醒患者,比如用力摇晃身体、拍打脸部等,这类行为会加剧脑组织震荡,可能扩大损伤范围,导致出血或水肿加重,引发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同时,禁止随意搬动头部,不可盲目托举或改变头颈部姿势,头部创伤常伴随颈椎损伤,不当搬动会破坏颈椎稳定性,可能压迫脊髓,造成瘫痪等不可逆伤害。
另外,绝对不能向患者口中灌水、喂药或食物。昏迷状态下,患者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这些操作易导致液体、药物或食物误入气管,引发剧烈呛咳,甚至完全堵塞气道导致窒息。一旦发生窒息,会迅速造成缺氧,危及生命,给后续抢救增加极大难度。
体位摆放有讲究:减少二次伤害
正确摆放患者的体位,能有效减少二次伤害。
让患者在平坦的地面上保持仰卧姿势,头部可以稍微垫高一些,通过这种体位调整,有助于减轻颅内压力,避免颅内压过高对脑组织造成进一步损伤。同时,将患者的头偏向左侧或右侧,把下巴稍微抬起,能确保呕吐物顺利流出,防止呕吐物在口腔内积聚而堵塞呼吸道。
如果怀疑患者有颈椎受伤,要特别注意保护颈部。可以在患者头部的两侧用衣物、书本等物品固定,借助这些物品的支撑,防止头部左右晃动,从而避免颈椎在活动中再次受到损伤,为后续的救治争取有利条件。
转运途中:这些细节要盯紧
转运患者时,搬运方式的正确性至关重要。至少需要三个人协作配合,其中一人专门负责托住患者的头颈部,保持头部与身体在同一水平线上;一人托住腰臀部,另一人托住腿部,三人需统一动作,同步将患者平抬起来,平稳地移至担架或硬板上。整个过程要避免患者的身体发生任何扭曲或晃动,防止因搬运不当加重头部和颈椎的损伤。
在转运途中,需持续密切留意患者的状况。仔细观察患者的呼吸是否顺畅,胸廓有无起伏,同时关注皮肤颜色是否出现变紫现象,这些表现能直观反映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状态。
此外,要准确记录患者昏迷后首次出现的反应,如肢体是否有轻微活动、是否发出呻吟声等,到达医院后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结语
头部创伤昏迷的现场急救有很多讲究,正确的急救措施能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掌握判断伤情、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禁忌动作、正确摆放体位和转运等要点,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应对,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为其后续治疗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