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9月1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症状要认清 - 数字报刊系统 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症状要认清 烧伤烫伤后的紧急措施 头部创伤昏迷,现场急救有讲究 阑尾炎反复发作,日常饮食有禁忌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症状要认清

作者:贵港市港北区人民医院 覃秀琼

一位老年患者因 “咳嗽、咳痰、发热3天”来诊,伴呼吸困难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经检查后确诊为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这种看似普通呼吸道感染的疾病,为何会突然引发心脏问题?其实,重症肺炎与心衰就像一对 “致命搭档”,严重的肺部感染很容易 “牵连” 心脏,而心衰又会引起肺部淤血加重,反过来加重肺部负担,形成恶性循环。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两种疾病的 “联手” 信号,帮大家早识别、早应对。

为什么重症肺炎会引发心衰

肺炎是肺部感染引起的炎症,重症肺炎则是指感染范围广、炎症反应强烈,导致呼吸功能严重受损的情况。当肺部炎症严重时,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影响心脏功能——

缺氧加重心脏负担:肺部感染会导致氧气交换障碍,血液含氧量下降。心脏为了维持全身供氧,不得不加快跳动、增强收缩,长期超负荷工作可能引发心衰。

炎症波及心脏:严重感染时,炎症因子可能直接损伤心肌,导致“心肌炎”或“感染性心内膜炎”,进一步削弱心脏功能。

肺动脉高压:肺部炎症可能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即肺高压),使右心室负荷增加,最终引发右心衰竭。

因此,重症肺炎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一旦出现心衰症状,病情往往更加凶险,必须及时干预。

早期信号:这些 “小毛病” 可能是危险预警

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或肺炎的表现,从而耽误治疗。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

呼吸变化是最常见的早期信号。患者会感觉呼吸比平时费力,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比如走路、上楼梯时,需要停下来大口喘气。有些患者还会出现 “呼吸加快”,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呼吸 12-20 次,而这类患者可能达到 25 次以上,即使安静坐着,也能看到胸部快速起伏。

咳嗽加重也不容忽视。重症肺炎本身会引起咳嗽,但如果合并心衰,咳嗽会变得更频繁,甚至出现 “夜间阵发性咳嗽”—— 晚上睡觉时突然咳醒,必须坐起来才能缓解。这是因为平躺时,肺部血液回流增加,加重了肺部淤血,刺激咳嗽反射。

乏力、食欲下降也是容易被忽略的症状。心脏泵血不足,全身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就会出现乏力,连简单的家务都觉得累。同时,胃肠道淤血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食欲下降,吃一点就觉得腹胀。

重症肺炎+心衰:症状叠加,危险升级

当肺炎与心衰同时存在时,症状可能相互掩盖或加重,需特别注意以下“危险组合”——

呼吸+水肿“双重困境”:患者既因肺炎呼吸急促,又因心衰下肢水肿,易被误认为“只是肺炎加重”,忽略了心衰,延误心衰的治疗。

低血压+高心率“矛盾表现”:重症肺炎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低血压),而心衰时心脏为维持输出量会代偿性加快跳动(高心率),这种“矛盾”提示病情极危重。

意识改变+咳粉红色痰:若患者从嗜睡突然转为清醒,或反之,同时咳出粉红色痰,需警惕急性心衰合并肺水肿。

如何应对?记住“三早原则”

早识别——

关注高危人群:65岁以上老人、婴幼儿、孕妇、免疫力低下者、有心脏病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监测关键指标:呼吸频率(>30次/分)、血氧饱和度(<90%)、血压(收缩压<90mmHg)、尿量(每小时<30ml)。

早就医——

一旦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意识模糊、咳粉红色痰或严重水肿,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切勿自行服药或拖延。

早治疗——

医院会通过吸氧、抗生素、利尿剂、扩管、强心药等综合治疗控制感染、改善心功能。

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

预防胜于治疗:日常防护建议

接种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尤其推荐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接种。

保持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定期开窗通风。

管理慢性病: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减少心衰诱因。

结语

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病情凶险,但早期识别症状、及时治疗可大幅提高生存率。如果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下肢水肿等表现,务必立即就医,争取黄金救治时间。尤其对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更应加强防护,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