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腹症是指突然发生、以剧烈腹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临床急症。它可能源于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甚至血管或全身性疾病。由于起病急、变化快、病因复杂,若不能及时明确诊断,轻则延误治疗,重则危及生命。在现代医学中,影像检查已成为急腹症诊断不可或缺的火眼金睛,帮助医生快速锁定病因,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急腹症为何如此急
腹痛是人体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急腹症特指那些短时间内迅速发作、疼痛剧烈、常伴恶心、呕吐、发热甚至休克的腹痛。常见的急腹症包括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消化道穿孔、胆囊炎、胰腺炎、宫外孕、卵巢囊肿蒂扭转、肠系膜缺血、主动脉夹层或腹主动脉瘤破裂等。这些疾病表现相似但治疗迥异,有的需紧急手术,有的可药物保守治疗,准确诊断至关重要。
传统依靠病史、查体和化验,但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症状常不典型,儿童表达不清,早期隐匿性疾病易误诊。此时,影像学检查成为关键辅助手段,显著提升诊断准确性与时效性。
影像技术:从看得见到看得准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种类繁多,针对急腹症,常用的主要有超声、X 线、CT,MRI 应用则很少。这些技术各有优势,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检查方式。
1.超声:安全快捷的初筛利器
超声检查无辐射、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特别适合孕妇、儿童及需要床边检查的危重患者。在胆囊炎、胆结石、宫外孕、卵巢囊肿蒂扭转等疾病的诊断中,超声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例如,当患者右上腹剧痛伴发热时,超声可迅速发现胆囊壁增厚、胆汁淤积或结石,从而明确急性胆囊炎的诊断。
2.X线平片:经典但有限
腹部X线平片曾是急腹症的常规检查,尤其在怀疑肠梗阻或消化道穿孔时有一定价值。例如,立位腹平片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提示可能存在胃或肠道穿孔。然而,X线对软组织分辨率低,许多病变无法清晰显示,目前已逐渐被更先进的影像技术所补充或替代。
3.CT:急腹症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为当前诊断急腹症最全面精准的影像手段,CT 能在几秒内完成全腹扫描。它可清晰呈现腹腔器官结构、炎症范围、积液、出血及微小肿瘤,对阑尾炎、胰腺炎等复杂疾病,既能明确诊断,又能评估病变严重程度以指导治疗。比如急性胰腺炎患者,通过 CT 能判断是否存在胰腺坏死或假性囊肿,这对预后判断很关键。低剂量CT技术的发展大幅降低辐射风险,让其在急诊环境中也能安全使用,目前许多大型医院已将急诊 CT 作为急腹症患者常规检查项目。
4.空气灌肠:儿童肠套叠的无创救星
孩子突发哭闹、呕吐、血便可能是肠套叠在作怪!这是急腹症,肠管套叠在一起,若处理不及时可能会造成肠坏死。而空气灌肠,正是医师首选的无创复位法宝。在放射透视下,空气灌肠不仅能够清晰显示肠套叠的部位、类型和程度,还可以实时动态地观察肠套叠的整复过程。是儿童肠套叠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成功率较高,安全性好。
磁共振成像(MRI)在急腹症中应用极少,仅在特殊情况下,如患者对其他检查方式有禁忌且病情允许时,才可能考虑使用。
影像不只是照相,更是导航
影像检查的价值不仅在于发现病变,更在于指导治疗。例如,通过CT发现阑尾周围脓肿后,医生可先采用抗生素和引流治疗,而非立即手术;若影像显示肠梗阻由肿瘤引起,则需尽快安排肿瘤切除;而一旦CT确诊为主动脉夹层,患者将被立即转入血管外科或介入科进行紧急处理。
此外,影像技术还在微创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超声或CT引导下,医生可精准穿刺引流脓肿、放置支架解除胆道梗阻,甚至栓塞出血血管,实现不开刀治急症。
公众需知:及时就医,配合检查
面对突发剧烈腹痛,切勿自行服药止痛了事。止痛药可能掩盖病情,延误诊断。正确的做法是尽快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并如实告知医生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医生会根据初步判断,合理安排影像检查。
公众也应了解:影像检查并非越多越好。医生会权衡病情紧急程度、辐射风险与诊断收益,选择最合适的检查方式。例如,年轻女性疑似宫外孕,首选超声;而中老年男性突发腹痛伴低血压,则可能直接安排增强CT以排除血管急症。
结语
总之,急腹症虽急,但现代医学已有强大工具应对。影像技术如同医生的第三只眼,穿透腹壁,直视病灶,在纷繁复杂的症状中拨云见日。从超声到MRI,从诊断到治疗引导,影像医学正以精准、高效、安全的方式守护着急腹症患者的生命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