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由严重感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若未及时干预可能损伤多器官;而 CRRT(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是治疗脓毒症合并器官功能受损的重要手段。在脓毒症患者接受 CRRT 治疗期间,科学规范的重症护理是保障治疗效果、守护患者生命的关键。本文将从基础认知、护理重点、配合要点等方面,科普重症护理如何为这类患者筑牢生命防线。
先搞懂:脓毒症与 CRRT 是什么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常见诱因:严重感染或创伤的患者,如重症肺炎、腹膜炎、胆管炎、泌尿系统感染、蜂窝织炎、多发伤等。身体受到严重感染后,炎症反应失控可能导致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常出现高热、意识模糊、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危险信号,若不及时治疗,会显著增加重症风险。
CRRT 即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核心作用是通过专用机器持续、缓慢地清除患者体内有害物质,同时维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当脓毒症患者出现肾脏等器官功能受损,无法正常排出体内毒素与多余液体时,就可能需要借助 CRRT 治疗,为受损器官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CRRT 治疗中:护理重点盯哪些
CRRT 治疗期间,护理需聚焦多个关键环节。生命体征监测,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这些指标能直接反映病情变化,如血压骤降,需及时告知医生调整 CRRT 治疗参数,同时采取措施稳定血压,防止病情恶化。
血管通路是连接患者与 CRRT 机器的关键通道,临床常用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时需重点保持通路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导管受压、扭曲;定期观察通路处是否有渗血、渗液,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防止通路堵塞或感染,保障 CRRT 治疗持续、顺利进行,为治疗效果提供基础支持。
体液平衡管理与感染预防,护理人员需精准记录患者液体出入量(饮水量、尿量、CRRT 治疗中液体清除量),监测体重变化,精准控制体液平衡,防止脱水或水肿,减轻心肾负担。操作前需严格洗手,定期更换通路部位敷料,保持环境清洁通风,避免叠加感染加重病情。
患者与家属:能配合做些什么
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卧床休息时不随意拉扯血管通路导管,防止移位或脱出;出现恶心、疼痛、头晕等不适,要及时告知护理人员,同时主动沟通自身感受,为治疗方案调整提供参考,助力提升护理效果。
家属可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其焦虑、恐惧情绪,帮助树立治疗信心。需按医院规定探视,不随意进入 CRRT 治疗区域,不擅自触碰医疗设备,也不在患者面前传递焦虑,避免影响治疗心态与恢复进程。
护理背后:这些细节为何重要
CRRT 治疗期间的护理细节,直接关系患者治疗安全与康复效果。从减少并发症来看,规范的血管通路护理能降低通路感染、堵塞风险,精准的体液平衡管理可避免体液失衡引发的器官损伤,严格的感染预防措施能减少叠加感染,这些护理共同降低了治疗期间的并发症风险。
从助力治疗效果与为康复打基础来讲,护理人员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医生调整 CRRT 治疗参数提供依据,让治疗方案更贴合需求,提升毒素清除效率、维持体内环境稳定;同时,护理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为身体对抗感染、修复器官创造条件,心理支持与环境管理也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状态,为后续康复奠定基础。
特殊情况:护理如何灵活调整
CRRT 治疗中患者若病情波动,如突发高热,护理人员需立即加强体温监测,每小时测量一次,同时采取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用退热药物控制体温;还需协助医生排查感染源,根据结果调整抗感染方案,并配合调整 CRRT 治疗参数,确保治疗效果不受病情波动影响。
若患者需长期接受 CRRT 治疗,护理方面,除常规生命体征监测和通路护理外,也会特别关注营养状况,协助营养师按患者病情与需求制定个性化营养支持方案,保证营养摄入;同时加强皮肤护理,定期翻身、按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长期卧床引发压疮,避免其与营养不良影响恢复。
结语
在脓毒症患者接受 CRRT 治疗的过程中,重症护理是守护患者生命的重要支撑。从基础认知普及到护理重点落实,再到患者与家属的配合,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科学规范的护理能降低风险、提升疗效,为患者的康复保驾护航,也为重症医疗的安全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