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过敏性鼻炎的日常防护 - 数字报刊系统 孕期贫血,产检补血要趁早! 慢阻肺患者也能有运动乐趣 过敏性鼻炎的日常防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呼吸难题怎么破?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过敏性鼻炎的日常防护

作者: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王莹

 

早上掀被喷嚏不断,出门遇花坛鼻涕眼泪齐流,晚上鼻塞难眠……这些被过敏性鼻炎折磨的场景,一到换季、接触花粉或尘螨便准时上演,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诱发哮喘。其实,过敏性鼻炎虽无法根治,但做好日常防护,就能减少发作次数、减轻症状。今天就教大家科学应对。

别把过敏性鼻炎当感冒

 

很多人误将过敏性鼻炎当作反复感冒,实则两者差异明显。过敏性鼻炎是身体对过敏原过度敏感,导致鼻黏膜发炎,并非免疫力差或着凉。可通过三个特点快速区分:

一是症状来得快,接触过敏原几分钟内就会出现,如进有尘螨的房间就打喷嚏;感冒则是慢慢加重。

二是典型“三联征”,过敏性鼻炎主要症状为频繁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子痒,还可能伴随眼睛痒、流泪;感冒多流黄稠鼻涕,伴有咽痛、咳嗽、发烧等。

三是持续时间长,过敏性鼻炎症状可能持续数天到数周;感冒一般7~10天好转。若症状符合这些特点,大概率是过敏性鼻炎,重点应放在避开过敏原和日常防护上。

揪出过敏原,这5类最常见

 

要做好防护,需先明确过敏原。以下5类最为常见:

1.花粉:春季杨树、柳树、柏树花粉多,秋季豚草、蒿草花粉盛行。花粉季出门,尤其是刮风天,易吸入鼻腔引发过敏。

2.尘螨:藏在床垫、被子、枕头、沙发、地毯里,靠人体皮屑生存。潮湿环境易滋生,很多人早上打喷嚏就是因床上尘螨多。

3.宠物:猫毛、狗毛、宠物皮屑及唾液都可能是过敏原。接触过宠物的衣物、沙发,再揉鼻子、眼睛,也可能过敏。

4.霉菌:浴室、厨房、墙角、花盆土壤等潮湿处易滋生。潮湿天气霉菌孢子扩散到空气中,吸入后可能诱发过敏。

5.食物(较少见):芒果、海鲜、牛奶、鸡蛋等食物可能引起过敏性鼻炎,通常伴随皮肤痒、红疹、腹泻等症状。可通过记录饮食日记或去医院做过敏原检测(抽血或皮肤点刺试验)确定过敏原。

 

分场景防护,避开过敏原

 

(一)户外防护:花粉季/雾霾天出行

花粉季或雾霾天,户外过敏原多,需做好“物理防护”。选对出门时间,避开花粉浓度高的时段,选中午或雨后出行;戴好N95口罩、防风镜,穿长袖长裤;回家后快速清洁,进门脱外套换鞋,温水洗脸并重点清洗眼鼻,用生理盐水洗鼻,及时清洗衣物。

 

(二)室内防护:打造“低敏环境”

 

1.针对尘螨:床品要定期更换,用“防螨套”包裹床垫等,每周用55℃以上热水洗床品并暴晒6小时以上;减少卧室积灰死角,不放地毯等,用带HEPA滤网吸尘器每周吸尘2~3次;用除湿机将室内湿度控制在40%~60%。

2.针对霉菌:浴室、厨房用完后及时开窗通风、开排气扇排湿。墙面、瓷砖缝的霉菌用稀释后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擦完后通风晾干。花盆托盘别积水,冰箱每周清理一次,空调滤网每月清洗1次。

3.针对宠物:把宠物窝放在阳台或客厅,每周用热水洗宠物窝,定期给宠物梳理毛发。摸完宠物后立刻洗手,别揉鼻子、眼睛。

 

(三)日常护理:保护鼻子

日常鼻腔护理要注意:每天用洗鼻器或洗鼻壶,以生理盐水缓慢冲洗鼻腔1~2次,水从一侧进另一侧出;鼻子痒别乱揉,用干净纸巾轻按鼻翼两侧;干燥季节用加湿器提升室内湿度,或在鼻腔涂少量医用凡士林保持湿润。

 

症状发作,这样缓解

 

若不小心接触过敏原,症状发作,可通过以下方法缓解:

 

1.非药物缓解:鼻塞时,用温毛巾敷在鼻梁上,每次10分钟;或倒一杯温水,用鼻子靠近杯口,轻轻吸入蒸汽,每次5分钟。

2.药物缓解:症状明显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非处方药。鼻塞严重时,用生理盐水鼻喷剂;鼻痒、打喷嚏频繁时,用抗组胺鼻喷剂或口服抗组胺药。注意别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鼻喷剂”,连续使用别超过7天。

 

这些情况,赶紧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说明症状严重,需及时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如鼻塞到没法睡觉、吃饭,打喷嚏、流鼻涕导致没法工作、学习。

出现并发症,如鼻子不通气导致头痛、耳鸣、听力下降,或诱发哮喘,出现咳嗽、胸闷、喘气困难等症状。

用药无效,用了非处方药后症状没缓解反而加重,或停药后立刻复发。

分不清是过敏还是其他疾病,症状和感冒、鼻窦炎相似,无法判断。

结语

过敏性鼻炎虽无法根治,但找准过敏原,分场景做好防护,日常精心护理鼻子,就能减少发作。记住,科学防护比“难受了才吃药”更有效,早重视、早行动,就能摆脱困扰,轻松享受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