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产后抑郁来袭,新手妈妈别慌 - 数字报刊系统 孕期遇上妊娠期糖尿病,这样吃稳血糖 脑梗高发季,这些预警信号别忽视 阴道炎来袭,私处异味瘙痒咋应对 产后抑郁来袭,新手妈妈别慌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后抑郁来袭,新手妈妈别慌

作者:桂平友爱精神病医院 黄鲜玲


亲爱的妈妈们:当宝宝的第一声啼哭响起,那份初为人母的喜悦无比珍贵。但有些妈妈随后却感到莫名低落、烦躁甚至绝望:爱哭、对宝宝提不起劲、怀疑自己是“坏妈妈”……请别慌,也别自责——您可能正经历产后抑郁。这不是您的错,也不是“矫情”,而是一种常见且可治疗的心理健康问题。

 

什么是产后抑郁?它和“产后情绪低落”一样吗?

首先,要区分两个概念:

1.产后情绪低落: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大约50%-80%的新妈妈都会经历。通常在分娩后2-3天出现,表现为情绪波动大、容易哭泣、焦虑、失眠、食欲不振等。但这些症状一般比较轻微,持续时间短,通常在1-2周内会自行消失,不需要特殊治疗。

2.产后抑郁:这是一种临床诊断的精神障碍。症状比“情绪低落”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通常超过两周),且会显著影响妈妈的日常生活、照顾宝宝的能力以及家庭关系。它不是简单的“心情不好”,而是一种需要关注和干预的疾病。

 

产后抑郁有哪些信号灯?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妈妈出现以下多种症状,并持续超过两周,请务必提高警惕:

1.情绪方面:持续感到悲伤、空虚、绝望,经常无缘无故地哭泣;情绪波动剧烈,易怒、烦躁;对曾经喜欢的事物失去兴趣,包括对宝宝也提不起劲。

2.认知方面:过度自责,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妈妈”;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对未来感到悲观,甚至有轻生或伤害宝宝的念头(请注意:有这种想法不代表一定会行动,但必须立即寻求专业帮助!)。

3.身体与行为方面:睡眠严重障碍(即使宝宝睡了也睡不着,或睡得过多);食欲显著改变(暴食或完全没胃口);感到异常疲惫,精力耗尽;回避社交,不愿与家人朋友交流,甚至不愿照顾宝宝。

 

为什么会得产后抑郁?原因很复杂

产后抑郁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1.生理剧变:分娩后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断崖式”下降,影响大脑调节情绪的化学物质(如血清素),导致情绪失调。

2.心理压力:角色转变(从妻子到母亲)、育儿焦虑、自我形象改变、追求“完美妈妈”等带来巨大心理负担。

3.环境与支持不足:缺乏家人(尤其伴侣)理解;育儿知识缺乏、手忙脚乱;经济压力;夫妻关系紧张;长期睡眠剥夺;有难产、流产等不良孕产史。

4.个人风险:曾患抑郁症或焦虑症;家族有精神疾病史;孕期经历重大压力事件。

 

别硬扛!寻求帮助是勇敢的表现

很多妈妈因为害怕被贴上“不正常”或“不爱孩子”的标签,而选择默默忍受。但请记住:承认自己需要帮助,恰恰是您作为母亲最勇敢、最负责任的决定。如何应对?

1.及时就医:一旦怀疑自己可能患有产后抑郁,请立即寻求专业帮助。可以联系产科医生、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医生会通过专业评估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治疗可能包括:

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心理治疗,帮助您调整负面思维,改善人际关系。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安全的抗抑郁药物。许多药物在哺乳期也是相对安全的,医生会为您权衡利弊。

2.家人支持是关键:

伴侣:请多陪伴、多倾听、少评判。主动分担育儿和家务,让妈妈有休息和喘息的时间。理解她的情绪波动不是针对您,而是疾病的表现。

其他家人:给予实际帮助(如做饭、打扫),避免过多干涉育儿方式或指责。多给予肯定和鼓励。

3.妈妈自我照顾:

妈妈要学会自我照顾:保证休息,尽量与宝宝同步睡眠;注意均衡饮食,少依赖咖啡因或酒精;天气好时带宝宝散步,阳光能改善情绪;多与亲友倾诉,或加入妈妈群,你会发现并非孤军奋战;降低期望,接受不完美,房间乱点、饭简单都无妨,照顾好自己和宝宝的身心健康才是首要任务。

 

预防胜于治疗

孕期保持良好心态,学习育儿知识,做好心理准备。

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与伴侣充分沟通。

分娩后,家人主动关心妈妈的情绪状态,而非只关注宝宝。

鼓励妈妈尽早与医生沟通心理感受。

亲爱的妈妈们,养育新生命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感到疲惫、无助、甚至沮丧,都是人之常情。产后抑郁不是您的软弱,而是身体和心灵在巨大变化下发出的信号。请相信,它可防、可治。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专业的帮助、家人的支持、以及您自己的勇气,都是战胜它的力量。放下包袱,勇敢求助。您值得被温柔以待,您和宝宝的未来,都充满希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