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阴道炎来袭,私处异味瘙痒咋应对 - 数字报刊系统 孕期遇上妊娠期糖尿病,这样吃稳血糖 脑梗高发季,这些预警信号别忽视 阴道炎来袭,私处异味瘙痒咋应对 产后抑郁来袭,新手妈妈别慌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阴道炎来袭,私处异味瘙痒咋应对

作者: 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 卢娇尼


生活中,不少女性遭遇过这样的尴尬:洗完澡换上干净内裤,私处却依旧又痒又黏,坐立难安;白带增多且伴有鱼腥味,上班时总担心异味外散;晚上痒得难以入眠,用热水反复清洗,结果更痒了……其实,这些困扰并非“难以启齿的小事”,也非“不讲卫生”所致,大多是阴道炎在作祟。下面就为大家讲清楚阴道炎的成因、应对方法及预防措施。

 

阴道炎是怎么来的?

阴道如同一个“有自净能力的小花园”,正常情况下,好细菌(如乳酸杆菌)占上风,维持阴道酸性环境,抵御外界病菌入侵。但日常一些不良习惯会破坏这道“防护墙”,导致好细菌减少、坏细菌增多,引发炎症。具体原因如下:

1.清洁过度:每天用妇科洗液灌洗阴道或用热水烫洗私处,会冲走好细菌,破坏阴道平衡。

2.内裤问题:穿紧身不透气的化纤内裤,私处闷热易滋生细菌;把内裤和袜子、外衣一起洗,易沾染真菌和灰尘。

3.性生活影响:性生活前后未做好清洁,或伴侣有生殖系统问题,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4.特殊时期抵抗力弱:经期使用不透气卫生巾、孕期激素变化、更年期雌激素下降,都会使阴道抵抗力降低,病菌趁虚而入。

5.滥用抗生素:随意服用抗生素,会“误伤”阴道里的好细菌,导致菌群紊乱。

 

出现这些症状,警惕阴道炎!

若出现以下3类症状,需留意阴道炎:

 

1.瘙痒、疼痛:私处(外阴、阴道口)瘙痒难忍,夜间加剧;小便或性生活时疼痛、有灼热感。

2.白带异常:白带突然增多,内裤潮湿;颜色改变,如发黄、发绿甚至带血丝;性状变化,如呈豆腐渣状、泡沫状或黏糊状。

3.有异味:私处散发鱼腥味、臭味,同房后或月经结束后更明显,清洗后也难以消除。

 

痒得难受?这些事不能做!

私处瘙痒时,有些“自救”做法不可取,否则会加重问题:

 

*别用手抓:抓挠会损伤皮肤,引发新感染,形成恶性循环。

*别用热水烫洗:热水虽能暂时缓解瘙痒,但会破坏皮肤屏障,加重炎症。

*别乱用药:不同类型的阴道炎用药不同,随意使用抗生素软膏、阴道栓剂,不仅无效,还会使病菌产生耐药性。

 

若实在痒得难受,可尝试以下安全方法:

 

*用温水洗外阴,每天1次,只洗外面,洗完用干净毛巾轻轻擦干。

*换宽松的纯棉内裤,避免穿紧身裤、牛仔裤。

*暂时避免性生活,减少刺激,防止交叉感染。

 

临时缓解只是权宜之计,及时看医生才是关键。可前往正规医院的妇科门诊检查,最常见的是“白带常规”,医生用无菌棉签取一点白带,几分钟完成,不疼。此检查能查出病菌类型,如霉菌性、细菌性、滴虫性阴道炎。若症状反复,医生可能还会安排“阴道微生态检测”,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确诊后,怎么治才靠谱?

确诊后,医生会根据情况开治疗方案,常见有外用药和口服药:

 

1.外用药:如外阴涂的药膏可缓解瘙痒,阴道塞的栓剂、凝胶能直接杀死病菌。患者需按要求用药,如每天晚上用1次,用几天。

2.口服药:炎症较重或需夫妻同治(如滴虫性阴道炎)时,医生会开口服药,患者要按剂量服用,勿漏服、擅自停药。

 

治疗时需牢记两个关键原则:

 

1.按疗程用药:即使症状消失,也要用完医生开的药,完成整个疗程,否则病菌易复发。

2.复查:停药后1-2周,按医生要求复查,确认病菌清除才算治愈。若复查有问题,医生会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滴虫性阴道炎具有传染性,患者伴侣需同时检查并一起治疗,避免交叉感染;而细菌性阴道炎无传染性,患者伴侣无需同时治疗

 

怎么预防阴道炎复发?做好这5件事

治好阴道炎后,做好日常护理可减少复发:

 

1.清洁适度:只洗外阴,用温水,每天1次,不用妇科洗液、香皂。

2.选对、洗对内裤:每天换内裤,单独清洗,用温水洗,洗完晒干,穿3-6个月换新。

3.注意性生活卫生:前后双方用温水洗外阴,做好防护措施,避免频繁更换伴侣。

4.经期护理到位:勤换卫生巾,2-3小时换1次,选透气纯棉卫生巾,不用卫生棉条时间过长。

5.重视其他细节:少穿紧身裤、化纤内裤,久坐时多活动;感冒发烧时遵医嘱用抗生素。

 

若再次出现私处瘙痒、异味,及时就医,勿自行用上次的药,需重新对症治疗。

 

综上所述,阴道炎是女性常见问题,如同感冒,正确应对即可治愈。记住:私处异味、瘙痒及时看妇科医生;妇科问题不可怕,科学应对更重要,愿每位女性都能远离阴道炎困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