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如何应对孩子挑食 - 数字报刊系统 器械清洗消毒——藏在供应室的健康防线 如何应对孩子挑食 面对产后大出血,麻醉医生如何提升抢救效率 鼻出血,别盲目仰头止血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应对孩子挑食

作者: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 廖林燕

挑食是许多孩子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现象。有的孩子只吃某几种食物,有的对蔬菜“敬而远之”,还有的对新食物充满抗拒。家长常常为此焦虑,担心孩子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其实,挑食并非不可调和的问题,关键在于理解背后的原因,并通过科学、温和的方式加以引导。更重要的是,在孩子饮食结构暂时无法全面均衡的情况下,适当关注几类关键营养素,有助于弥补营养缺口,支持健康成长。

挑食背后的常见原因

孩子挑食的原因多种多样。

有些是生理性的,比如味觉敏感期(通常在2-6岁),孩子对苦味、酸味特别敏感,容易拒绝蔬菜;有些是心理性的,如对新食物的“新奇恐惧”;也有一些是疾病导致的口腔肌肉、吞咽障碍从而对事物性质的挑剔;也有与家庭饮食习惯有关;还有一些在婴儿期食物转换、添加辅食的时候就没有做好,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喂养行为问题,比如家长强迫进食、零食过多、饮食不规律、膳食结构不合理、电子产品过度使用等。

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家长更理性地应对。

实用应对策略

首先家长得排除孩子是否因为疾病状态出现的挑食,例如有先天发育障碍——唇裂、腭裂、脑瘫的肌肉力量不足、口腔溃疡、咽炎等,如有疾病还需专业人员诊断鉴别。

非疾病状态,矫正喂养行为很必要和重要。以下方法已被证实有效——

不强迫,不贿赂:强迫会加剧孩子抵触,贿赂则强化“正餐不好吃,等零食”的观念。应平和鼓励,不强求,如说:“尝一小口,不喜欢也没关系。”

家长做好示范:不挑食不偏食,在孩子面前可以做出美食的惊喜和享受表情。

重复尝试,耐心引导:孩子可能需要接触新食物10-15次才接受。家长可变换烹饪方式、提高食物味道或改变形状,增加趣味性。让孩子参与买菜、洗菜等,提升兴趣和掌控感。

规律进餐,控制零食:固定三餐两点时间,避免饭前吃太多零食,尤其是高糖高脂的“空热量”食品,以免影响正餐食欲。每次进食时间在25分钟左右,建议两餐之间间隔3–4小时,让胃有排空的时间,自然产生饥饿感。

孩子不喜欢的食物,从小部分开始尝试,逐渐增多:每次只要孩子愿意去尝试,只要做到一点,就及时奖励,明确的语言“宝贝今天吃了一根青菜,真的很让我开心”。

营造愉快的用餐氛围:全家一起吃饭,不批评、不催促,不把餐桌变成“教育现场”。在相对固定的位置进餐,关掉电视、收起手机,不边玩边吃,专注于食物,训练孩子独自进食的技能,让孩子在轻松环境中感受食物的乐趣。

挑食孩子最易缺乏的营养素

长期挑食可能导致某些关键营养素摄入不足,影响孩子的免疫力、注意力、骨骼发育。以下几类营养素尤其值得关注——

铁: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元素,关乎大脑发育与免疫力。红肉、肝脏、血制品是优质来源,挑食孩子常肉类摄入不足,易缺铁性贫血,出现面色苍白、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等症状。

锌:参与味觉素合成,缺锌会加重挑食,形成恶性循环,且对免疫与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牡蛎、瘦肉、坚果、全谷物富含锌。若孩子拒绝海鲜肉类,可在医生指导下补锌剂。

维生素D与钙:骨骼健康的关键。维生素D促钙吸收,钙是骨骼牙齿主要成分。挑食孩子奶制品摄入少易缺钙,户外活动少则易缺维生素D。建议每日保证300-500毫升奶或等量制品,适当晒太阳,必要时补维生素D滴剂。

维生素A:对视力、皮肤、免疫系统重要。深色蔬菜、肝脏是主要来源,不吃这些可选富含β-胡萝卜素的水果。

膳食纤维与B族维生素:挑食孩子主食单一、蔬果少,易缺这两种营养素,影响肠道与能量代谢。全谷物、豆类、水果是良好来源,不爱吃蔬菜可通过水果、杂粮粥等补充。

何时需要专业帮助

大多数挑食属于阶段性行为,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改善。但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体重增长缓慢、不增或身高发育落后;

频繁生病、精神不振;

对食物极度抗拒,甚至出现呕吐、恐惧等情绪反应;

长期只吃极少数几种食物(如只吃白米饭、面条)。

医生可通过体检、临床评估是否存在营养缺乏,并给予个性化指导,必要时推荐营养补充剂或转介儿童心理、行为发育专科。

结语

总之,挑食虽常见,但不可忽视。家长与其焦虑责备,不如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逐步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