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1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抓住黄金时期矫正儿童“地包天” - 数字报刊系统 护理部新举措,提升就医新体验 抓住黄金时期矫正儿童“地包天” 中西医联手,击退儿童焦虑情绪 胆囊结石——小石头,大隐患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抓住黄金时期矫正儿童“地包天”

作者:南宁武鸣鸣城口腔门诊部 黄武斌

给孩子喂饭时,若发现下牙总咬在上牙外;拍照笑起来下巴明显前突;刷牙时看到下牙覆盖上牙,却想着“等换恒牙就好”,这很可能是儿童常见的“地包天”。地包天(医学称“前牙反颌”)不会自愈,错过最佳矫正期,会影响孩子脸型,给恒牙发育埋下隐患。下面为家长们科普地包天的相关知识。

地包天的成因是什么?

正常情况下,孩子牙齿咬合时上牙轻覆下牙1-2毫米;地包天则是下牙反覆上牙,严重时下巴前突形成“月牙脸”“鞋拔子脸”。孩子出现地包天,主要有以下原因:

1.喂养习惯不当:长期让孩子躺着喝奶,奶瓶位置不当,孩子为含住奶嘴会前伸下巴;咬奶嘴时间过长(超2岁),或爱吃手指、咬嘴唇、吐舌头,这些动作长期挤压牙齿和颌骨,易致下颌前突。

2.遗传因素:父母或家族中有地包天,孩子遗传概率约30%-50%。但及时干预不良习惯,可有效改善。

3.替牙期异常:换牙时乳牙提前脱落或恒牙萌出顺序错乱,相邻牙齿倾斜,会导致下颌过度发育或上颌发育不足。

4.其他因素:孩子长期鼻塞,只能用嘴呼吸,会不自觉前伸下巴,久而久之形成地包天。

需注意,多数地包天会随年龄增长愈发严重,不及时矫正,恒牙萌出后问题更复杂,治疗难度大增。

地包天的危害有哪些?

地包天影响广泛,短期影响饮食、发音,长期改变脸型:

(一)短期危害

1.牙齿磨损严重:下牙长期咬在上牙外侧,过度磨损上牙牙釉质,使牙齿敏感,易蛀牙。

2.咀嚼功能受影响:咬合异常影响正常咀嚼,食物嚼不碎,长期影响消化吸收,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3.发音不清:牙齿咬合错乱影响舌头位置和运动,孩子说话漏风、发音不准,影响语言发育,还可能被嘲笑。

(二)长期危害

1.脸型变形:下颌过度发育、上颌发育不足,形成“下巴前突、面部中间凹陷”的脸型,成年后矫正牙齿,脸型也难恢复正常。

2.恒牙发育异常:占据恒牙萌出空间,导致恒牙排列不齐、拥挤,甚至恒牙反颌,后续需更复杂矫正,甚至手术。

3.心理自卑:孩子会注意到自己与他人不同,可能被起外号、嘲笑,产生自卑心理,影响社交和自信心。

矫正的黄金时期是啥时候?

地包天矫正效果与年龄密切相关,3-12岁是黄金时期,分两个关键阶段:

1.乳牙期(3-5岁)

乳牙全萌出,症状明显,颌骨可塑性强。常用“颌垫舌簧矫正器”,金属舌簧推上前牙向外,颌垫抬起下牙,调整咬合。孩子每天戴20-22小时(吃饭、刷牙除外),1-2周复诊,1-3个月可改善咬合。孩子太小不配合可稍等,但别超5岁。

2.替牙期(6-12岁)

换牙期,颌骨发育快,是核心黄金期。用“功能性矫正器”,如FR-III矫正器引导上颌骨向前发育、抑制下颌骨前突;头帽颏兜适合下颌过度发育孩子,夜间佩戴。此阶段矫正能引导颌骨正常发育,为恒牙萌出创造空间,效果稳定,多数孩子无需手术。

3.恒牙期(12岁以上)

恒牙全萌出,颌骨发育定型,矫正难度大。单纯戴固定矫正器只能调整牙齿排列,难改变颌骨畸形。严重者需18岁后“正颌手术”,创伤大、费用高、恢复时间长。所以家长要抓住3-12岁黄金期。

如何判断地包天?

家长可通过以下方法判断孩子是否有地包天:让孩子自然闭嘴,从正面或侧面观察,下牙明显覆上牙或上牙咬在下牙里,就是地包天。正面看面部是否对称,下巴是否前突;侧面看面部中间是否凹陷,下巴是否突出如“月牙”,这些都是典型特征。看日常习惯,孩子有吃手指、咬嘴唇、吐舌头习惯,或总张嘴呼吸,即使无明显地包天,也可能发展成地包天,需及时纠正。

应该预防地包天?

预防比矫正更重要,家长做好以下事可降低孩子患地包天概率:

1.改善喂养习惯:喂奶保持孩子半坐位,奶瓶与口腔呈45°角;1岁后改用吸管杯或普通杯子喝奶;2岁前戒掉奶嘴。

2.纠正不良口腔习惯:3岁后孩子有吃手指等习惯,家长要及时引导纠正,效果不好可找医生定制“不良习惯破除器”;关注孩子呼吸方式,长期张嘴呼吸或鼻塞,要及时去耳鼻喉科检查治疗。

3.关注替牙期发育:保护乳牙,预防蛀牙,避免外伤致乳牙早失,若早失要及时做“间隙保持器”;从3岁起每半年带孩子去儿童牙科检查一次。

孩子的颌骨发育只有一次,地包天矫正黄金期不可重来。家长别抱侥幸心理,从日常喂养、口腔习惯入手,多观察孩子牙齿咬合和脸型,发现迹象尽早检查,守护好孩子的牙齿和脸型,让孩子自信成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