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1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孕期高血压,日常监测不能少 - 数字报刊系统 急性阑尾炎的早知早防 ECMO 患者的“生命燃料” 孕期高血压,日常监测不能少 儿童热性惊厥,家长应对别踩坑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孕期高血压,日常监测不能少

作者:隆安县人民医院 林小月

孕期是女性生命中特殊且关键的阶段,孕期高血压作为孕期常见并发症,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许多孕妇及家属对其认知不足,忽视日常监测,增加了风险隐患。本文从孕期高血压的基本认知、监测必要性、具体方法、异常处理及日常护理入手,提供严谨且易懂的科普知识,帮助孕妇及家属重视并做好日常监测,守护母婴安全。

认清孕期高血压

孕期高血压是孕期特有的血压异常问题,通常在怀孕 20 周后出现,当血压多次测量超过 140/90mmHg 时,即可能是发病信号。其常见表现除头晕外,还包括下肢水肿、视物模糊、尿液中出现泡沫等,孕妇可对照这些症状初步判断自身情况。若忽视该疾病,不仅可能损害孕妇心脏、肾脏等器官功能,还会导致胎儿在子宫内缺氧、生长发育缓慢,严重时引发更危险的并发症,因此日常监测至关重要。

日常监测不可或缺的原因

日常监测能早发现风险。孕期高血压早期可能无明显不适,规律监测可在身体未出现明显异常时,及时捕捉血压升高的苗头,避免小问题拖延成大麻烦,为干预争取时间。监测数据为医生提供重要依据。医生可根据数据准确判断病情轻重,制定贴合孕妇实际的治疗方案,如判断是否用药、如何调整药量。坚持监测能有效保护母婴。通过及时掌握血压及相关指标变化,可及时调整护理方式,减少高血压对孕妇器官的损害,为胎儿营造安全的子宫环境,保障其正常生长发育。

孕期高血压日常监测的具体做法

血压监测需先准备合适工具,推荐操作简单、读数直观且经过认证的家用电子血压计,避免劣质产品影响结果。监测时间要固定,建议每天早上起床后 1 小时内(未进食、未活动)和晚上睡前各测一次,每次测量 2-3 次,间隔 1-2 分钟,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减少偶然因素干扰。操作时,孕妇需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手臂自然放在桌上,保证袖带与心脏同高;袖带松紧度以能塞进 1-2 根手指为宜,过紧或过松都会导致测量不准确。同时,用本子或手机 APP 记录每次的血压值、测量时间及当天身体感受,如是否有头晕、水肿等。

除血压外,体重、水肿和尿液情况也需重点监测。体重每周固定时间(如周一早上空腹、穿轻便衣服)称重,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可能加重高血压,若一周增长超 500 克需警惕。水肿观察每天晚上进行,查看脚踝、小腿是否肿胀,若按压后凹陷长时间不恢复,可能是高血压影响血液循环,需及时告知医生。尿液检查需按产检要求进行,若尿液中出现蛋白,可能是高血压损伤肾脏的信号,日常发现尿液泡沫较多,也应提前就医检查。

监测中发现异常的应对措施

需明确异常信号,当血压超过 140/90mmHg(尤其是多次测量均偏高),或出现剧烈头痛、眼花、心慌、胎动突然减少等症状时,均为危险信号,需高度重视。发现异常后,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慌乱,立即坐下或躺下休息,停止一切活动,防止血压进一步升高。休息 10 分钟后再次测量血压,确认是否真的异常,排除偶然因素。若复测后血压仍偏高或伴有其他不适,需立即联系产检医生或前往医院急诊,就医途中尽量保持平稳,避免颠簸。同时,要避免误区,切勿自行服用降压药,也不能忍忍就好,拖延就医会延误病情,对母婴健康造成更大威胁。

做好日常护理辅助监测

饮食调整方面,孕妇需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 5 克,少吃咸菜、腌肉等腌制食品;多吃蔬菜、水果、燕麦、糙米等全谷物,适量摄入鱼、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质,避免过于油腻、过甜的食物,合理饮食有助于稳定血压。规律运动也很重要,每天可进行 20-30 分钟散步,时间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避免跑步、跳绳等剧烈运动,运动中若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需立即停止。

睡眠上,孕妇每天要保证 8-9 小时充足睡眠,尽量采取左侧卧位,减少对心脏和血管的压迫,帮助维持血压稳定。此外,情绪管理关键,孕妇要避免生气、焦虑等不良情绪,通过听音乐、与家人聊天缓解压力,情绪波动过大会导致血压升高,影响监测效果和母婴健康。

结论

孕期高血压并不可怕,只要孕妇及家属重视日常监测,按正确方法坚持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并配合医生治疗,就能有效降低风险。监测不是小事,而是保障孕期安全的重要屏障,从现在开始,重视每一次监测,做好每一项护理,才能让孕妇顺利度过孕期,迎接健康宝宝的到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