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3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隆鼻后,山根透光是怎么回事 - 数字报刊系统 隆鼻后,山根透光是怎么回事 哮喘发作,应急处理学起来 新生儿肚脐“发炎”要小心 中医调养,高血压悄悄“退场”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隆鼻后,山根透光是怎么回事

作者:八步区建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林伟强

隆鼻手术是目前医疗美容领域中较为常见的项目之一,其目的是改善鼻梁高度、优化面部轮廓,使五官比例更协调。然而,部分求美者在术后发现,鼻梁根部(即“山根”)在特定光线下会出现轻微透光现象,尤其在强光或逆光环境下更为明显。这一现象常引发担忧,甚至被误认为是手术失败或材料异常。实际上,山根透光在一定范围内属于术后常见现象,并非必然代表存在问题。

什么是山根透光

所谓“山根透光”,是指在强光源照射下,鼻梁根部皮肤呈现轻微半透明状态,隐约可见内部植入物轮廓或光线穿透组织的现象。这种透光并非肉眼在日常自然光下即可察觉,通常需在特定角度、强光直射或手机闪光灯拍摄时才会显现。

透光的主要成因

皮肤组织厚度不足。山根部位位于鼻梁与额头交界处,此处皮肤本身较薄,皮下脂肪和软组织覆盖较少。若术前该区域基础条件就偏薄,即使植入常规厚度的假体或注射适量填充物,术后仍可能因光线穿透较薄组织层而显现透光。尤其亚洲人群面部结构中,山根普遍偏低平,组织覆盖能力有限,更易出现此现象。

植入材料特性。目前隆鼻常用材料包括硅胶假体、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自体软骨(如耳软骨、肋软骨)及注射类填充剂(如玻尿酸)。其中,硅胶假体密度高、反光性强,在极薄皮肤下更容易反射或透出光线;膨体虽组织相容性好,但结构疏松,也可能在强光下显影;玻尿酸为透明凝胶状,本身具有透光性,若注射量过大或层次过浅,也易导致透光。相比之下,自体软骨因与人体组织光学特性接近,透光概率较低。

假体雕刻或放置位置不当。若假体雕刻过厚、边缘过渡不自然,或植入层次过浅,未充分置于骨膜下或皮下深层,会增加表面组织张力,使皮肤被撑薄,从而加剧透光表现。此外,假体放置位置过高,延伸至眉心区域,该处皮肤更薄,也易出现透光。

术后恢复期组织变化。术后早期,局部组织存在轻度肿胀,可暂时“掩盖”透光现象。随着肿胀消退,皮肤回缩,植入物轮廓可能更清晰显现。部分患者在术后3至6个月进入稳定期后,透光程度可能较刚拆线时更明显。

透光是否代表手术失败

并非所有透光都属异常。轻微、仅在强光下可见的透光,若不影响外观自然度、无不适感、无假体移位或外露风险,通常视为可接受范围内的术后表现,无需特殊处理。尤其对于追求明显高挺鼻型者,在皮肤条件有限的前提下,一定程度的透光是材料与组织相互作用的物理结果。但若出现以下情况,则需引起重视:

日常自然光下即可见明显透光或假体轮廓。

透光区域伴随皮肤发红、变薄、疼痛或假体轮廓异常凸起。

透光范围随时间扩大,或出现假体移位、穿出风险。

此类情况可能提示假体选择不当、放置层次错误或组织覆盖严重不足,建议及时回诊评估。

如何减少或避免透光

术前充分评估:医生应在术前详细检查求美者山根部位皮肤厚度、软组织覆盖能力、骨性基础等,结合期望鼻型,合理选择材料与手术方案。对皮肤极薄者,应谨慎选择高透光性材料,或考虑联合使用自体组织(如筋膜、软骨)进行覆盖加固。

材料选择与雕刻优化:对易透光人群,可优先考虑膨体或自体软骨,减少硅胶使用。若使用硅胶,可选择表面经特殊处理、透光性较低的型号。假体雕刻应注重与鼻骨衔接自然,避免上端过厚或棱角分明,减少对皮肤的局部张力。

手术层次精准:假体应置于骨膜下或深层筋膜下,确保有足够组织覆盖。注射填充物时,应分层、少量、多点注射,避免集中堆积于浅层。

术后护理与观察:术后避免暴力碰撞鼻部,防止假体移位。恢复期内若发现透光逐渐加重或伴随其他异常,应及时复诊。

已出现透光怎么办

若为轻度透光且无不适,可观察为主,日常避免强光直射拍摄即可。若影响美观或存在风险,可考虑以下处理方式:

注射自体脂肪或玻尿酸于透光区域表层,增加软组织厚度。

取出原假体,更换为透光性更低材料或联合自体组织移植。

通过微创方式调整假体位置或增加筋膜覆盖层。

总之,山根透光是与个体条件、材料特性及手术操作相关的物理现象,多数属可控范围,不影响健康。关键在于术前合理评估、术中精细操作、术后科学护理。求美者应理性看待,避免因轻微透光过度焦虑,同时保持与医生沟通,及时识别异常。选择正规机构与经验丰富的医师,是保障安全与效果的核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