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3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日常如何防龋齿? - 数字报刊系统 日常如何防龋齿? “低头族”如何判断颈椎风险? 空腹检查背后的原因 宫腔粘连了怎么办?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常如何防龋齿?

作者:崇左市扶绥县人民医院 李克彪

提到龋齿,有人觉得这是儿童专属问题,其实不然。刷牙时发现牙缝有黑渍、长辈因牙疼拔牙、吃冷热食物牙齿刺痛,都可能是龋齿在作祟。

龋齿是口腔细菌将食物残渣转化为酸,腐蚀牙齿形成洞。初期牙齿表面发黑,易被忽视,等细菌侵入牙齿内部,会引发剧痛,严重时需补牙、做牙冠,既花钱又遭罪。不过,龋齿可防可控,做好以下事项就能将其拒之门外。

刷牙:基础防蛀别偷懒

刷牙是护牙基础,但很多人方法不对。想靠刷牙防蛀,需牢记“选对工具、刷够时间、用对方法”。

1.选工具:牙刷选软毛的,硬毛易磨损牙釉质,使牙齿更脆弱。牙膏要含氟,氟能在牙齿表面形成保护层,抵抗细菌产生的酸。3岁以下宝宝用米粒大小的牙膏,3-6岁孩子用豌豆大小,防止吞咽过多。

2.刷的时间和频率:每天早晚各刷一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人睡着后唾液分泌减少,细菌繁殖加快,睡前不刷牙,细菌会整晚“啃食”食物残渣,增加蛀牙风险。每次刷牙要刷够2分钟,可将口腔分上下左右4个区域,每个区域刷30秒。

3.刷牙方法:无需复杂“巴氏刷牙法”,把牙刷刷毛对准牙齿和牙龈交界处,轻轻转圈刷,力度适中,避免刷伤牙龈。牙齿里面、咀嚼面也易藏食物残渣,要刷干净。牙刷每3个月换一次,刷完朝上放置,避免密闭存放。

辅助工具:清理牙缝细菌

仅靠刷牙不够,牙刷刷毛粗,无法清洁牙缝食物残渣,时间长了会引发蛀牙,需借助牙线、冲牙器等辅助工具。

1.牙线:很多人觉得用牙线麻烦且怕伤牙龈,其实用对方法就不疼。每晚刷完牙后,取20厘米长牙线,两端绕在左右手食指上,轻轻滑进牙缝,贴着牙齿侧面上下刮,清理食物残渣,再换干净牙线清理下一个牙缝。不要用牙签代替牙线,牙签易戳伤牙龈、撑大牙缝。3岁以上小朋友牙缝紧,家长可用儿童专用牙线帮忙清理。

2.冲牙器:即“水牙线”,非必需品,但若不习惯用牙线,或牙缝大、戴假牙,用冲牙器可方便冲掉食物渣。不过它只能辅助,不能代替刷牙,无法刷掉牙齿表面的牙菌斑。

饮食管控:少给细菌“喂粮”

口腔细菌喜欢甜食和黏性食物,这些食物粘在牙齿上,细菌分解后产生酸,腐蚀牙齿形成蛀牙。所以防蛀要管好嘴。

1.少吃“甜+黏”食物:如糖果、巧克力、蛋糕、冰淇淋等甜食,以及碳酸饮料(含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使牙齿敏感)、年糕、奶糖、糯米团等黏性食物。这些食物易粘在牙齿上,刷牙也可能有残留。若想吃,尽量集中在一段时间吃,降低蛀牙风险。

2.吃甜食后别马上刷牙:刚吃甜食,牙齿表面牙釉质会被酸软化,此时刷牙会刷掉软化的牙釉质,使牙齿更脆弱。正确做法是先用清水漱口,冲掉口腔糖分,半小时后再刷牙。

3.多吃对牙齿好的食物:多吃蔬菜(如芹菜、菠菜,咀嚼可清洁牙齿表面)、水果(可切成小块吃,避免磨损牙齿)、牛奶、鸡蛋等,这些食物营养能增强牙齿抗蛀能力。

定期看牙:别等疼了才去

很多人认为牙齿不疼就不用看牙医,这是误区。早期龋齿无疼痛感,等疼时细菌已侵入牙髓,治疗麻烦且痛苦。定期看牙医是预防龋齿的关键。

1.多久去一次:牙齿健康且无蛀牙史,每年去1-2次;小朋友、老人或有过蛀牙的人,每半年去一次。小朋友牙齿在发育,老人牙龈萎缩、唾液分泌减少,蛀牙风险高,需更频繁检查。

医生会先用专业工具检查牙齿,查看有无早期蛀牙(有些藏在牙缝,自己看不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可能无需补牙。还会帮“洗牙”,清除牙齿上的牙结石、牙菌斑,牙结石是细菌“窝”,易引发牙龈发炎、出血,增加蛀牙风险。对于小朋友,医生会做“涂氟”“窝沟封闭”,涂氟是在牙齿表面涂氟化物抗蛀;窝沟封闭是在牙齿咀嚼面窝沟涂树脂填平,防止细菌藏匿,这两种方法安全有效,能降低小朋友蛀牙风险。

2.破除误区:“洗牙会把牙齿洗松、洗薄”是错误观念。洗牙只是去除牙结石,不会损伤牙齿,反而能保护牙龈和牙齿。害怕洗牙而不去,牙结石越积越多,会导致牙齿变松、掉牙。

防蛀口诀:护牙简单易记

预防龋齿无需花费大量时间,每天坚持做好几件事即可。记住以下“防蛀口诀”:

“早晚刷牙2分钟,含氟牙膏别忘用;

饭后漱口清残渣,牙线每天用一下;

甜食黏食要少吃,定期看牙别偷懒。”

一口好牙能让我们享受美食、享受生活。护牙是日常小事,坚持下去,就能远离龋齿,拥有健康牙齿。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