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1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心肺复苏术这样操作最有效 - 数字报刊系统 艾滋病预防,从个人卫生开始 心肺复苏术这样操作最有效 手术安全核查:生命的“把关锁” 高血压患者须低盐饮食稳血压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肺复苏术这样操作最有效

作者: 崇左市人民医院 周慧红


在日常生活中,若有人突然倒地、无反应、无心跳、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每一秒钟都关乎生死。此时,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CPR)是挽救生命最关键的一步。掌握规范、有效的操作方法,普通公众也能在黄金抢救时间内成为生命的守护者。

一、判断现场安全与患者状态

施救前,必须首先确认环境是否安全。如事故发生在车流中、火灾现场、漏电区域、毒气空间等危险环境,应迅速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平坦处,避免施救者与患者遭受二次伤害。

环境安全后,轻拍患者双肩,在其双耳旁大声呼喊:你还好吗?如无任何睁眼、说话、肢体活动等反应,立即检查呼吸:俯身贴近其口鼻,用510秒观察胸腹部有无起伏,感受口鼻有无气流,倾听有无呼吸声。若无呼吸,或仅有不规则、微弱的叹息样呼吸,即可判断为心脏骤停,必须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二、呼叫帮助并获取AED

在开始施救的同时,应大声呼救,明确指定一名旁观者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指令另一人寻找最近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AED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设备,常见于地铁站、商场、机场、学校等公共场所。设备会自动分析心律并语音指导是否需要电击。

三、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的核心步骤

让患者仰卧于坚硬平面上,头、颈、躯干在同一直线上,松开衣领与腰带。施救者跪于患者身体一侧,双膝与肩同宽。

1.定位:将一只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中下1/3——通常为两乳头连线中点(适用于成年男性或发育成熟女性),另一只手叠放其上,十指交叉紧扣,掌根紧贴胸壁,手指翘起。

2.姿势:双臂伸直,肩、肘、腕保持垂直,以上半身重量垂直下压,非仅靠手臂力量。按压标准:

深度:成人56厘米;

频率:每分钟100120次(可默念“010203……30”控制节奏);

回弹:每次按压后让胸廓完全自然回弹,手掌不离胸壁,但不可施加压力;

尽量减少中断,任何停顿不超过10秒。

持续按压30次后,进行人工呼吸(如无法或不愿实施人工呼吸,可持续仅做胸外按压)。

四、人工呼吸:保障氧气供给

开放气道:清除患者口中异物(分泌物、假牙),一手压住患者前额,另一手抬起下颌,使头部后仰,保持气道通畅。捏住患者鼻孔,用嘴完全包住其口唇,平稳吹气1秒,观察胸廓是否隆起。吹气后松开鼻孔,让气体自然排出。再进行第二次吹气。两次吹气应在10秒内完成。注意,吹气量不宜过大,避免引起胃部胀气。

五、循环操作与配合AED

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即30次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每完成5个循环(约2分钟),重新快速评估患者呼吸与意识。若仍无改善,继续CPR,直至急救人员到达或AED到场。AED到达后,立即开机,按语音提示操作:

1.暴露患者胸部,擦干汗液,贴上电极片(右锁骨下方一片,左乳外侧下方一片);

2.设备自动分析心律,期间任何人不得接触患者;

3.如提示“建议电击”,确认无人接触后按下电击键;

电击完成后,立即恢复胸外按压,无需等待指令;

AED2分钟自动重新分析,全程按提示操作。

六、持续施救直到专业救援接手

心肺复苏不是一次性动作,而是必须持续进行的生命支持过程。即使患者未立即恢复心跳或呼吸,只要专业急救人员未到达,就必须坚持高质量按压。大脑缺氧4分钟即开始不可逆损伤,10分钟后存活率极低。持续、有效的胸外按压,是维持重要器官最低血供的唯一方法。

七、重要注意事项

不要因担心“操作不当”而放弃施救。对无反应、无呼吸者,不施救等于放弃生命,正确施救才有生还可能。

法律保障施救者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建议参加正规急救培训。各地红十字会、医院或社区常设急救课程,通过实操练习能更准确掌握技术要领。

总之,心脏骤停随时可能发生,不分年龄、场合。掌握规范的心肺复苏术,意味着在关键时刻有能力挽救身边人的生命。不需要医学背景,不需要特殊设备,只需要正确的知识和果断的行动。按对位置、按够深度、按准频率——每一次按压,都是对生命的坚持。早一秒行动,多一分生机。学习它,传播它,必要时,用它重启心跳。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