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1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总觉得累没干劲,可能是抑郁症在“发信号” - 数字报刊系统 总觉得累没干劲,可能是抑郁症在“发信号” 预防慢性呼吸病:认知先行,自护有招 透析患者的 心梗急救,不能“再忍忍”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总觉得累没干劲,可能是抑郁症在“发信号”

作者:广西平果康华医院 李红媛


清晨闹钟响,你却似被胶水黏在床上,没干体力活却觉身体被掏空,朋友邀约也只想宅家发呆。这“累”非熬夜或运动后的疲惫,而是从骨子里渗出的无力。现代人常喊累,却少有人知,持续疲惫、没干劲,或许是抑郁症在悄然靠近,如迷雾般吞噬热情动力。

 

一、抑郁症的“累”,和普通疲劳有什么不同?

 

我们都经历过“累到不想动”,像加班、健身或照顾家人导致的疲劳,休息补觉后体力便能恢复。

可抑郁症的“累”如甩不掉的橡皮糖,有独特表现:“晨重夜轻”,早上疲惫如潮涌,起床刷牙似爬雪山,晚上虽稍轻松却更麻木;兴趣丧失,曾经热衷的剧、美食、爱好都变得无味,想行动身体却像被按暂停键;脑子“生锈”,注意力难集中,看文反复读,决策纠结,记忆力差,“脑雾”让日常任务都完成得磕磕绊绊。

这并非“懒”或“矫情”,而是大脑在“罢工”。就像手机电量低自动开启省电模式,抑郁症患者身体进入“低能量状态”,试图减少活动来自我保护。

 

二、抑郁症为什么让人“累到动不了”?

 

抑郁症的疲惫不是“想太多”的结果,而是身体和大脑的“双重故障”:

1. 神经递质“缺货”了 

我们的情绪、动力和精力,都靠大脑里的“化学信使”——神经递质来传递。比如多巴胺负责奖励和愉悦感,去甲肾上腺素让人保持警觉,5-羟色胺调节情绪稳定。

抑郁症患者的大脑里,这些“信使”的数量或功能出了问题。就像快递系统瘫痪,快乐、动力和能量无法送达,人自然会变得疲惫、麻木,对什么都提不起劲。

2. 压力“开关”失灵了 

人体有个应对压力的“开关”——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当我们遇到危险时,它会迅速释放皮质醇等激素,让我们进入“战斗或逃跑”模式。

但长期压力会让这个“开关”卡在“开启”状态,皮质醇水平居高不下。就像一台24小时运转的机器,时间久了,身体会“过热”甚至“死机”,表现为持续的疲劳、睡眠障碍和免疫力下降。

3. 心理能量被“内耗”了 

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常常陷入“反刍思维”——反复回想过去的失败、纠结未来的不确定,甚至因为“我为什么这么没用”而自我攻击。

这种无休止的“内心戏”像一台隐形的吸尘器,悄悄吸走你的心理能量。即使你什么都没做,也会觉得累得喘不过气。

 

 

三、别让“累”掩盖了真相:如何识别抑郁症的信号?

 

不少人将抑郁症的疲惫错认成“亚健康”“太敏感”或“性格内向”,错过早期干预。其实,抑郁症之“累”有迹可查:从持续时间看,普通疲劳休息几天即缓,它却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如影随形;伴随症状上,除累外,还会情绪低落、自责无助,甚至有“活着没意思”的想法;还会导致社会功能受损,工作学习难正常进行,洗漱吃饭都成难题。就像小A,起初以为是“春困”或“工作累”,直到连刷牙都没力气,才发觉问题严重。 

 

 

四、从“累”到“重生”:科学应对抑郁症 

 

如果你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有类似症状,别慌——抑郁症不是“绝症”,通过科学治疗,大多数人都能走出阴霾。

1. 自我调节:给身体“充电” 

动起来:每天散步20分钟,或跟着视频跳10分钟健身操。运动能促进多巴胺分泌,像给大脑“充电”。 

晒晒太阳:早晨的阳光能调节生物钟,改善情绪和精力。 

写情绪日记:把内心的纠结写下来,相当于给“反刍思维”按了暂停键。

2. 寻求专业帮助: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如果疲惫感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自杀念头,一定要及时就医。精神科医生会通过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能调节神经递质水平,缓解症状(需遵医嘱,别自行停药)。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能帮你识别并改变负面思维,减少内耗。

3. 家人朋友的支持:温暖的陪伴比“加油”更有力量 

抑郁症患者最需要的不是“你要坚强”的鼓励,而是“我在”的陪伴。可以陪他们散步、吃饭,或安静地坐一会儿——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治愈。 

 

 

五、结语:累不是你的错,你值得被温柔以待

 

抑郁症的“累”,非软弱懒惰,实乃身体求救。它如心灵感冒,需休息、治疗与关爱。若你正被疲惫困扰,不必强装“坚强”,只需“被看见”。勇敢迈出第一步,与信任之人倾诉,或预约精神科门诊。生活有低谷,但黑暗终会过去,你值得活力满溢的每一天。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