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不少人会突然腹泻,出现上厕所次数增多、大便稀溏、肚子胀腹痛等症状,有孩子的家长更是担忧。其实,秋冬腹泻是季节高发的常见问题,掌握正确处理方法,肠胃大多能慢慢恢复。下面就为大家讲讲秋冬腹泻的判断方法、护理要点。
为何秋冬易腹泻?
秋冬容易腹泻,常见原因有三个。一是天气转凉,肚子受凉,肠胃蠕动节奏被打乱;二是饮食不当,如直接吃刚从冰箱拿出的凉水果、没热透的剩菜,或食用不卫生的小吃;三是病毒感染,轮状病毒爱“攻击”小朋友,诺如病毒可能让一家人接连“中招”,且这些病毒在秋冬更易传播。不过,大部分秋冬腹泻无需特殊治疗,护理到位身体可自行恢复。
腹泻严重程度判断
遇到腹泻,先别急着吃药,要判断是否严重。
1.不用慌的情况
若每天拉肚子3~5次,大便稀但无血或脓;偶尔肚子胀、轻微疼,不影响正常活动;能正常喝水、进食,无发烧或只是低烧(体温未超38℃),精神尚可,多为轻微受凉或轻度病毒感染,在家护理即可。
2.需马上送医的情况
成人一天腹泻超8次,小孩超10次,且拉出物几乎全是水;有明显脱水迹象,如口干、总想喝水,成人半天无尿,小孩4~6小时未湿尿布,嘴唇干脱皮,站起来头晕站不稳;发高烧(体温超38.5℃),吃退烧药无效,或肚子剧烈疼痛、大便带血带脓;老人、小孩、孕妇以及有糖尿病、肾病、心脏病的人,腹泻后即使症状不重,也建议早去医院,以防拖成重症。
在家护理要点
若判断无需去医院,在家护理要抓住重点,分“大人版”和“小孩版”。
(一)补好水和电解质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拉肚子易导致身体脱水、电解质紊乱,小孩和老人更易出问题。
1.成人:首选口服补液盐,按说明书冲调,拉一次喝100-200毫升,少量多次,别等渴了再喝。若暂时买不到,可临时调配,如一杯温开水加小半勺盐,或喝米汤、稀释的苹果汁(苹果汁和温水按1:1兑)。避免喝冰水、可乐、浓茶、咖啡。
2.小孩:1岁以下宝宝用口服补液盐要按年龄算量,6个月以下每次拉完喂15-30毫升,6个月到1岁喂30-60毫升,少量多次,不强迫。1-3岁小孩每次腹泻后喂50-100毫升。别给1岁以下宝宝喝蜂蜜水,可能中毒;也别喂纯果汁,会加重肠胃负担。若宝宝吃母乳或配方奶,正常喂即可。
(二)饮食调理
关键在于“清淡养肠胃”,并非“饿肚子”。完全不吃东西,肠胃恢复慢,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应吃“温和、好消化”的食物。
1.成人:可吃小米粥、大米粥(煮稀,不加杂粮)、烂面条(不放油和辣椒)、带皮蒸苹果(果胶能吸附水分止泻)、煮软的土豆、胡萝卜(切成小块煮烂)。
2.小孩:除母乳或配方奶,可喂小米粥、大米粥的米汤,蒸蛋羹(少放盐或不放)、烂面片、煮软的南瓜泥。每次少吃一点,分多次喂。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要避开辛辣(辣椒、火锅等)、油腻(炸鸡、肥肉等)、生冷(冰激凌、生鱼片等)、甜腻(蛋糕、巧克力等)、粗纤维(芹菜、韭菜等)食物,以免加重腹泻。
日常生活中的护理细节
做好这些小事,肠胃恢复更快。
1.肚子保暖:用热水袋敷肚子,温度以温热不烫皮肤为宜,外面裹毛巾,每次15~20分钟。大人穿护腰,小孩穿肚兜,避免冷风直吹肚子。
2.个人卫生:很多腹泻由病毒引起,易传染。拉肚子后及时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搓够20秒,再用流动水冲干净。小孩的餐具、奶瓶、玩具定期用开水烫洗消毒,家长喂孩子前也要洗手。
3.不乱用药:别随便吃抗生素,大部分秋冬腹泻是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且会杀死有益菌,加重腹泻。止泻药别乱买,成人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小孩(尤其是2岁以下)绝对不能随便用,以免病毒和有害物质“堵”在肠胃引发更严重问题。益生菌可吃,但要选正规品牌,按说明书服用,它只是辅助,不能替代补水和饮食调理。
总结与提醒
秋冬腹泻不可怕,遇到先判断严重程度。出现脱水、高烧、便血等危险信号,赶紧去医院;若不用去,记住补好水和电解质、吃清淡食物、做好肚子保暖和个人卫生、不乱用药这三个核心。若一家人同时腹泻,可能是吃了不干净食物,建议留好剩余食物,方便医生判断原因。肠胃恢复需要时间,轻微腹泻一般3~5天能好,慢则一周左右。期间别吃油腻、辛辣食物,慢慢调养,肠胃才能彻底恢复。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大家在秋冬护好肠胃,少受腹泻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