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1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胆囊切除后,消化“短板”如何用饮食“补”回来 - 数字报刊系统 胆囊切除后,消化“短板”如何用饮食“补”回来 吃辣后便血,别慌! 科学应对痔疮常见问题 术中保暖有妙招,不怕手术时发冷 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处方”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胆囊切除后,消化“短板”如何用饮食“补”回来

作者: 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卫生院普通外科 胡文建

“切了胆囊,以后是不是再也不能吃油了?”不少人做完胆囊切除手术,都会有这样的顾虑。其实,胆囊就像身体里的“胆汁仓库”,负责储存肝脏分泌的胆汁,进食时再将胆汁排入肠道帮助消化脂肪。没了这个“仓库”,肝脏分泌的胆汁会持续流入肠道,消化脂肪的节奏会暂时打乱,但只要用对饮食方法,消化功能大多能逐步适应,无需一辈子远离油腻。

先明白:没了胆囊,消化难在哪

肝脏每天会分泌800至1000毫升胆汁,平时胆囊会将这些胆汁浓缩储存,等吃了红烧肉、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再集中输送到肠道分解脂肪。

胆囊切除后,“胆汁仓库”消失,胆汁会像“细流”一样持续流入肠道。吃少量脂肪时,胆汁还能应对;一旦摄入过多油脂,比如一次吃半盘炸鸡、一碗肥肉,胆汁量不足,脂肪无法充分消化,就会出现腹胀、腹泻、大便油腻(冲马桶时浮在水面)等“脂肪泻”症状。

不过不用慌,术后3至6个月,肠道会慢慢适应这种“持续供胆汁”的模式,多数人的不适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这段时间的饮食调理,就是帮肠道平稳度过“适应期”。

饮食调理分3步:从清淡到正常吃油

胆囊切除后的饮食需循序渐进,根据消化反应调整,核心是“少量多次、逐步加脂”。

第一步:术后12周(清淡适应期)——低脂肪、易吸收

刚术后,肠道对脂肪耐受度最低,重点是减轻消化负担。

推荐吃:白粥、小米粥、烂面条(不加油);蒸蛋羹、水煮蛋白;清蒸去皮鸡胸肉、鱼肉(每次50克左右);煮软的冬瓜、南瓜、土豆;去皮苹果、香蕉。

忌吃:油炸食品、肥肉、浓汤、奶油蛋糕、全脂牛奶、坚果、动物内脏,这些会引发严重腹泻。

比如,早餐喝小米粥+半个蒸蛋羹,午餐吃清蒸鲈鱼+煮冬瓜,晚餐喝蔬菜粥+少量鸡胸肉碎。

第二步:术后2周3个月(逐步加脂期)——加健康脂肪

若第一步无不适,可每天少量增加脂肪,观察身体反应(如是否腹胀、腹泻)。

怎么加:在粥或面条里加1-2勺橄榄油(凉拌或微热);从100毫升低脂牛奶开始尝试;吃1个完整鸡蛋;每周2-3次清蒸鱼(每次75克);适量吃豆腐、豆浆。

注意:每次只加一种高脂肪食物,量别多。比如,先吃半个蛋黄,无不适再吃1个;若吃橄榄油后腹胀,就减到半勺。

避开肥肉、动物油、黄油、奶油等难消化的脂肪。

第三步:术后36个月(稳定恢复期)——正常吃油,聪明选 

80%的人此时消化已适应,可逐步恢复正常用油,但仍需注意方法。

油量:从每天20克开始,慢慢加到25克(约2-3勺),不超过30克。

选油与烹饪:优先橄榄油、茶籽油,少用猪油;以蒸、煮、炖、凉拌为主,偶尔用不粘锅快炒,忌油炸、红烧。

可吃食物:每周1次炖瘦牛肉(50克);每天2-3颗核桃(掰碎入粥);若适应可喝全脂牛奶,偶尔吃小块去皮红烧肉(不喝肉汤)。

4个细节避“雷区”

少吃多餐:每天5-6餐,上午10点加苹果,下午3点加半杯低脂酸奶,避免一次吃太多让胆汁“不够用”。

细嚼慢咽:每口饭嚼15-20次,让食物更碎,方便胆汁混合,减轻肠道负担。

避产气食物:暂时少吃黄豆、洋葱、红薯、碳酸饮料,避免腹胀;适应后再少量尝试。

忌冰饮烈酒:冰饮会加速肠道蠕动加重腹泻,烈酒伤肝(胆汁源头)、刺激肠道,建议喝温水。

结语 

不少人术后因怕腹泻长期只吃水煮菜,导致营养不良。其实胆囊只是“仓库”,不是“胆汁生产厂”。只要给身体适应时间,科学饮食,多数人术后半年能正常吃饭,偶尔吃点“小油腻”也无妨。

若术后6个月仍频繁不适,及时就医,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医生会用益生菌等帮助调整。胆囊切除不是饮食枷锁,而是科学饮食的新起点,合理搭配就能补回消化“短板”。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