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10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肝脏超声:良性恶性病变大不同 - 数字报刊系统 透析患者科学饮食:吃出健康 吃出营养 肝脏超声:良性恶性病变大不同 慢阻肺患者冬季如何畅快呼吸 手指总发麻:腕管综合征早发现早好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肝脏超声:良性恶性病变大不同

作者: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李想


 

肝脏健康与超声检查的重要性

 

肝脏,被誉为人体的“化工厂”,默默承担着代谢、解毒、合成蛋白质等关键任务。然而,当肝脏遭遇病变,如肝硬化、肝癌等,全身健康便会亮起红灯。在众多检查手段中,超声检查以其无创、便捷、经济的优势,成为肝脏疾病筛查的“排头兵”。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超声如何帮助我们区分肝脏的良恶性病变,为肝脏健康保驾护航。

 

肝脏超声检查基础:透视肝脏的“慧眼”

 

超声检查,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反射和传播特性,形成实时动态图像。在肝脏检查中,医生会让患者空腹平躺,用探头在腹部轻轻扫动,从多个角度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和结构。这一过程无痛无创,却能捕捉到肝脏的微妙变化,为后续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肝脏良性病变:超声下的“温和面孔”

 

肝脏良性病变,就像是肝脏上的“小瑕疵”,大多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常见的良性病变包括肝血管瘤、肝囊肿和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等。

 

肝血管瘤:在超声图像上,它常呈现为边界清晰的海绵状结构,内部回声均匀,有时可见点状血流信号。就像肝脏里的一块“海绵”,安静地存在着,不会兴风作浪。

肝囊肿:则更像是一个个小水泡,表现为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壁薄光滑。它们通常是先天性的,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处理。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这种病变内部常有一个中心瘢痕,周围呈星状血流信号,如同肝脏中的一颗“小星星”,虽然不常见,但超声下特征鲜明,易于识别。

 

这些良性病变在超声下往往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或具有特征性表现,血流信号也相对较少或呈良性分布模式。

 

肝脏恶性病变:超声下的“危险信号”

 

与良性病变相比,肝脏恶性病变则是健康的“大敌”。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和胆管细胞癌等,都是需要高度警惕的恶性病变。

 

原发性肝癌:在超声图像上,它常表现为结节状低回声,边界模糊,周围可能伴有声晕。这就像是肝脏上的一个“不速之客”,悄悄侵蚀着健康的组织。

转移性肝癌:则多表现为多发小结节,有时可见牛眼征(靶环征),这是肿瘤细胞从其他部位转移至肝脏的典型表现。

胆管细胞癌:则更倾向于浸润性生长,伴有胆管扩张征象,如同肝脏中的一条“毒蛇”,悄悄蔓延,破坏周围的组织。

 

这些恶性病变在超声下往往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可能伴有钙化或液化。血流信号也丰富且紊乱,动脉相早期强化,这些都是恶性病变的“蛛丝马迹”。

 

良恶性病变的超声鉴别:火眼金睛辨真伪

 

面对肝脏上的种种病变,超声医生就像是一位“侦探”,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寻找良恶性病变之间的微妙差异。形态与边界是否规则、内部回声是否均匀、血流信号是否丰富且紊乱、后方回声是否衰减……这些都是鉴别良恶性病变的关键线索。有时,为了更准确地判断病变性质,医生还会建议进行超声造影或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

 

超声检查的局限性:并非万能,但不可或缺

 

尽管超声检查在肝脏疾病筛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比如,对于微小病灶的敏感性较低,肥胖或肠道气体干扰也可能影响图像质量。因此,当超声检查发现可疑病变时,医生往往会建议进一步进行增强超声、CTMRI等检查,甚至通过穿刺活检来确诊。

 

预防与日常保健:守护肝脏,从点滴做起

 

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其健康状况与我们日常的生活习惯紧密相连。想要守护好肝脏,就得从点滴做起:坚决戒酒、确保饮食均衡、严格控制体重、时刻警惕药物滥用。对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高危人群而言,定期进行超声检查是及早揪出病变的“利器”。一旦发现异常,务必及时就医,切不可盲目恐慌,更不能延误治疗时机。

 

结语:超声——肝脏健康的“守护者”

 

超声检查宛如一位忠诚且默默奉献的肝脏健康“守护者”。它凭借无创、便捷的独特优势,如同敏锐的探照灯,精准捕捉肝脏的每一丝微妙变化,无论是早期的小小隐患,还是潜在的严重问题,都难逃它的“法眼”。有了它的守护,我们就能为后续治疗争取到宝贵时间。让我们珍视这份守护,定期呵护肝脏,让生命之树永远繁茂葱茏。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