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饭时总用一侧牙齿嚼,另一侧几乎不动,提醒后换边没几口又变回原样,你家娃有这样的“吃饭小习惯”吗?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喜欢用哪侧嚼就随他,可偏侧咀嚼实则是影响牙齿和脸型发育的“隐形杀手”。下面,就讲讲孩子偏侧咀嚼的原因、危害及应对之策。
偏侧咀嚼的原因
正常吃饭时,孩子两侧牙齿应交替咀嚼。偏侧咀嚼则是长期只用一侧牙齿嚼东西,另一侧闲置。常见原因有3个——
牙齿不适:最常见。一侧牙齿有蛀牙、牙洞,嚼东西食物嵌进会疼;牙龈红肿发炎、长新牙牙龈痒疼,孩子为避疼就只用不疼的那侧。
牙齿用不上力:一侧牙齿有问题,如乳牙滞留、排列拥挤、龋齿牙体缺损,嚼东西没力气或塞牙,孩子觉得麻烦就慢慢不用这侧。
习惯不好:后天形成。如小时候喂奶总固定一侧,孩子长期偏向一边吃奶;辅食太细软,孩子不用费力咀嚼,牙齿和咀嚼肌没得到锻炼,不自觉偏向一侧嚼。
长期偏侧咀嚼的危害
偏侧咀嚼并非简单的习惯问题,长期下来,对孩子牙齿、脸型和颌骨发育影响巨大——
牙齿咬合异常:常用侧牙齿过度磨损,牙釉质被磨掉,牙齿敏感,易蛀牙、患牙龈炎,甚至变短;不用侧牙齿食物残渣易残留,清洁不到位,蛀牙、牙结石风险翻倍,还可能排列不齐,影响新牙萌出。严重时两侧牙齿受力不均衡,会导致咬合关系异常,孩子咬东西“咬不碎”“咬不准”,还可能影响发音,不利于语言发育。
脸型不对称:孩子面部肌肉和骨骼在发育,长期偏侧咀嚼使两侧面部发育不均衡。常用侧咀嚼肌发达,脸颊更饱满突出;不用侧咀嚼肌萎缩,脸颊凹陷扁平,最终形成“大小脸”,严重时眼睛、嘴角都可能不对称,影响孩子颜值和自信。
影响颌骨发育:儿童颌骨生长需正常咀嚼刺激。长期偏侧咀嚼,常用侧颌骨发育过度,不用侧颌骨发育不足,严重时会导致“颌骨畸形”,如下巴偏向一侧,或上颌骨突出、下颌骨后缩。成年后矫正难度大,需复杂牙齿矫正甚至手术,花钱多还遭罪。
判断孩子偏侧咀嚼的方法
家长平时多观察,可尽早发现孩子偏侧咀嚼——
看吃饭动作:观察孩子嘴角和头部。长期只有一侧嘴角动,另一侧不动;或吃饭时头不自觉偏向一侧,如用左边嚼头往左偏,都是偏侧咀嚼信号。
查牙齿状况:检查孩子两侧牙齿是否有蛀牙、牙洞、牙龈红肿;乳牙和恒牙替换情况,有无乳牙滞留、新牙萌出位置异常;用干净手指摸牙齿,看是否有缺损或松动。
摸面部肌肉:孩子吃饭时,家长用手轻轻摸两侧咀嚼肌。若只有一侧肌肉明显跳动、变硬,另一侧软软的没反应,说明孩子只用这侧咀嚼。
纠正偏侧咀嚼的方法
纠正偏侧咀嚼,关键是“先解决原因,再培养习惯”,家长可按步骤进行——
找根源,解决牙齿问题:带孩子去儿童牙科检查。有蛀牙、牙龈炎及时治疗;有乳牙滞留遵医嘱拔掉;牙齿排列拥挤或萌出异常,让医生评估是否需早期干预。解决牙齿问题,孩子才愿意用两侧牙齿嚼。
日常吃饭刻意引导:别生硬批评,用游戏化方式纠正。食物摆放在孩子不常用的那侧,引导其换边;吃饭时轻声提醒,配合及时表扬;玩“咀嚼游戏”,如比赛“左右咀嚼”,编故事让孩子接受。
调整饮食:别长期给孩子吃太细的辅食,6个月后添加辅食要从泥糊状过渡到碎末状、小块状;适当增加有嚼劲但安全的食物,如软面包、煮得较软的胡萝卜条、去皮苹果块,让孩子愿意用两侧牙齿嚼。
预防偏侧咀嚼的措施
预防比纠正更重要,家长可从以下3点入手——
护好牙齿,定期检查:孩子长出第一颗牙后,家长用指套牙刷帮其清洁牙齿,3岁后教孩子用儿童牙刷、含氟牙膏刷牙;从孩子1岁开始,每半年带其做一次口腔检查,早发现问题早处理。
养成良好进食习惯:喂奶姿势别固定,左右交替;断奶后尽量不用或别长期用吸管杯;辅食添加循序渐进,别一直给孩子吃太细软的食物。
关注口腔发育,纠正不良习惯:观察孩子牙齿萌出情况,乳牙掉了3个月以上新牙未长或新牙萌出位置异常,及时看牙医;纠正孩子咬手指、咬嘴唇、含奶嘴睡觉等不良习惯。
结语
儿童偏侧咀嚼的纠正,3至6岁是黄金时期。此时,孩子咀嚼习惯未完全固定,颌骨和面部肌肉还在发育,及时纠正效果最佳。家长多留意孩子吃饭习惯,早发现、早干预,先查牙齿解决问题,再用耐心和游戏化方式引导纠正,让孩子拥有健康牙齿和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