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10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腰腿痛老毛病,中医手法来缓解 - 数字报刊系统 腰腿痛老毛病,中医手法来缓解 儿童偏侧咀嚼,小心引发咬合异常 重症呼吸衰竭,治疗手段知多少 中医中药助慢阻肺患者畅快呼吸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腰腿痛老毛病,中医手法来缓解

作者:容县浪水镇卫生院 覃静媚


在门诊,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患者:一进诊室就扶着腰,走路一瘸一拐,“医生,我这腰疼又犯了,连带一条腿都麻得厉害,走不了几步就受不了”。这类“老毛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尤为常见,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久坐的上班族、司机和低头族中。它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发展成慢性疼痛,让人苦不堪言。

其实,在现代医学之外,中医有着一套独特而有效的应对方法——尤其是通过中医手法治疗,能够显著缓解腰腿痛症状,帮助患者重拾轻松自如的生活。

 

腰腿痛,到底“痛”在哪

很多人以为腰腿痛就是“腰椎间盘突出”,其实不然。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是人体支撑和活动的核心部位。腰腿痛的发生,往往与“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有关。

简单来说,“不通”是因为气血运行受阻,比如寒湿侵袭、气滞血瘀;“不荣”则是身体虚弱,筋骨失养,如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从现代解剖角度看,腰椎间盘退变、小关节紊乱、肌肉劳损、坐骨神经受压等都可能引起疼痛,并向下肢放射,表现为酸、胀、麻、痛甚至无力。但无论病因如何,中医更关注的是整体功能状态,而非单一结构问题。

 

中医手法:不只是按摩那么简单

提到中医治腰腿痛,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推拿按摩”。其实,中医手法远不止表面的揉揉按按,它是一门融合了经络理论、解剖知识和临床经验的系统疗法。常用的中医手法包括——

推拿:通过点、按、揉、滚、拿等手法,放松腰部及下肢紧张的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

正骨整脊:针对腰椎小关节错位或轻度滑脱,采用精准的调整手法,恢复脊柱力学平衡。例如“斜扳法”“旋转复位法”,看似简单,实则要求极高技巧。

点穴疗法:刺激特定穴位,如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承山、昆仑等,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像“腰痛点”这类经验效穴,对急性腰扭伤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拔罐与刮痧:配合使用可祛除体内寒湿,促进代谢废物排出,尤其适合受凉后加重的冷痛型患者。

这些手法不是随意操作,而是根据每位患者的体质、病程和症状“辨证施术”,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为什么中医手法能有效缓解腰腿痛

中医手法能有效缓解腰腿痛,主要在于其多方面的综合作用——

可松解软组织粘连,恢复肌肉筋膜弹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与组织修复;

能调节神经功能,减轻因神经受压引起的麻木、刺痛等症状;

通过调整脊柱小关节和骨盆位置,重建力学平衡,降低椎间盘压力,减少复发风险,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哪些人适合中医手法治疗

慢性腰肌劳损、腰背部僵硬酸痛者;

腰椎间盘突出早期,仅有轻度膨出或突出,无严重神经压迫者;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后疼痛剧烈者;

坐骨神经痛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者;

退行性腰椎疾病引起的间歇性跛行或活动受限者。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手法治疗。如有以下情况,应先明确诊断,避免盲目操作——

腰椎骨折、结核或肿瘤;

严重骨质疏松;

马尾综合征(大小便失禁、会阴麻木);

凝血功能障碍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者。

因此,治疗前务必进行专业评估,必要时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确保安全有效。

 

日常养护,比治疗更重要

中医讲究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即使症状缓解,若不注意保养,腰腿痛极易反复。建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保持正确姿势:坐姿要挺直,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站立时重心均衡,少穿高跟鞋;睡硬板床或中等硬度床垫。

适度锻炼核心肌群:如“小燕飞”“五点支撑”“桥式运动”等,可增强腰背肌肉力量,稳定脊柱。

注意保暖,避风寒:尤其秋冬季节,避免腰部受凉,可用护腰保暖。

控制体重,减轻负荷:肥胖会显著增加腰椎负担。

饮食调理:多吃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可适当食用具有补肾强筋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核桃、枸杞。

 

结语

总之,腰腿痛虽是“老毛病”,但绝不能“忍一忍就过去”。中医手法以其安全、无创、疗效确切的优势,已成为缓解此类病症的重要手段。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并结合科学的生活方式管理。

如果您正被腰腿痛困扰,不妨走进正规医疗机构的中医科,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接受规范治疗。让我们用传统智慧,守护您的顶梁柱,挺起健康的脊梁!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