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10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胃癌早期静悄悄,这些信号别忽略 - 数字报刊系统 胆囊手术的三个常见误区 基孔肯雅热:关节剧痛背后的蚊媒 “黑手” 胃癌早期静悄悄,这些信号别忽略 哮喘患者运动时要选对方式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胃癌早期静悄悄,这些信号别忽略

作者:崇左市天等县人民医院 刘秋艳

拿到体检报告,看到“幽门螺杆菌阳性”,你是否觉得“没症状就无需理会”?偶尔饭后胃痛,忍一忍就过去,你是否总想着“大概是吃多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侥幸心理,然而正是这些“不当回事”,可能让我们错过胃癌早期的“求救信号”。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每年新发病例众多,且因发现时多为晚期,死亡率较高。但早期胃癌治愈率超90%,晚期则不足10%,差距关键在于“早发现”。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易与普通胃病混淆,读懂身体“微弱信号”可降低风险。

胃癌早期最易被忽略的5个“信号”,识别很关键

(一)胃痛“不规律”

胃痛是常见症状,多数人觉得是胃炎、胃溃疡作祟,吃点胃药便了事。然而,若胃痛变得“不规律”,就需警惕。比如,原本饿时痛,进食后缓解,如今无论饥饱都可能痛,且疼痛时间、位置不固定,程度还可能加重,这与普通胃病的疼痛特点截然不同。

遇到这种情况,别急于吃胃药硬扛。若胃痛持续超过2周,应直接前往消化科就诊,检查幽门螺杆菌和做胃镜。有人害怕做胃镜,其实如今无痛胃镜技术成熟,检查时会进行麻醉,患者睡一觉检查就结束,毫无痛苦。

(二)食少体重降

平时能吃一碗饭,最近吃小半碗就腹胀难耐,无法继续进食;且在1 - 2个月内,未刻意减肥、未减少食量,体重却莫名下降5斤以上,还常感乏力。出现这些情况,别以为是“变瘦”而暗自欣喜,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

此时,可先去医院查血,排除甲亢、糖尿病等会导致体重下降的疾病。若非这些原因,一定要检查胃部。因为胃癌可能影响胃的消化功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进而出现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的情况。

(三)大便颜色异常或带血

大便颜色能反映肠胃健康状况。若发现大便颜色变深,如柏油般发亮,且粘在马桶上不易冲净,近期又未食用猪血、鸭血或铋剂等会让大便变黑的食物、药物;或者大便中混有暗红色血,而非痔疮那种排便时滴下的鲜红色血,就要格外注意。

出现这种情况,应立刻去医院查“大便潜血”,该检查只需留取一点大便标本即可。若结果为阳性,说明可能有消化道出血,必须进一步做胃镜,查明出血原因。

(四)反酸嗳气频繁

偶尔吃多出现反酸、嗳气属正常现象,但若每天都感觉胃里有东西上泛酸水,不停打嗝,尤其是晚上平躺睡觉时症状更明显,甚至影响睡眠,这就不是简单的“吃多了”。

很多人会自行购买抑酸药缓解症状,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长期如此,别一直依赖抑酸药,应先去医院做胃镜检查。因为长期反酸可能损伤胃黏膜,且这也可能是胃癌的早期表现,只有通过检查才能明确病因。

(五)“老胃病”症状突变

若本身患有胃炎、胃溃疡等老胃病,以前症状稳定,吃药就能控制。但最近突然发现,以前有效的药物不再管用,症状还加重,如疼痛从偶尔变为持续,或疼痛性质发生改变。

有老胃病的人,别凭经验自行用药,觉得“忍忍就过去了”。当老胃病症状突然变化时,这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必须及时去医院复查胃镜,了解胃部情况。

胃癌“高危人群”,定期检查必不可少

有些人比普通人更易患胃癌,属于“高危人群”,这类人更要重视胃癌的预防和筛查,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男性;

幽门螺杆菌检测呈阳性者;

有胃癌家族史者,如父母、兄弟姐妹患过胃癌;

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病者;

长期食用腌制食品、熏肉,且经常饮酒、吸烟者。

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1次胃镜检查;非高危人群,40岁以后每2 - 3年做1次胃镜检查。定期检查能及时发现胃部异常,早发现早处理,让人更安心。

记住“2个关键点”,远离胃癌风险

1.调整生活习惯护胃

保护胃、远离胃癌,首先要从生活习惯入手。平时少吃腌制食品、熏肉等加工食品,多吃新鲜蔬果;尽量不饮酒、不吸烟;保持三餐规律,按时进食,避免饥一顿饱一顿;保证充足睡眠,不经常熬夜,让胃得到充分休息。

2.发现信号勿拖延

只要出现上述任何一个胃癌早期信号,都别等着“症状严重再说”。很多人因拖延将小问题拖成大麻烦。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前往消化科就诊,听从医生建议做相关检查,早诊断早治疗,降低风险。

结语

胃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晚”。只要我们牢记这些早期信号,定期检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就能将胃癌扼杀在早期。好好吃饭、用心护胃,就是对自己健康最好的负责!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