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22年,我国痛风患者约有1亿,患高尿酸血症者约有2.2亿,高尿酸血症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外的“第四高”。高尿酸血症不仅会引发痛风,还会引起慢性肾损伤、肾衰竭、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什么是高尿酸血症
日常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420 μmol/L(成年人,不分男性、女性)即为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
什么是痛风
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中的饱和度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结晶并沉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即痛风。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行关节超声、双能 CT 或X 线发现有尿酸钠晶体沉积和 (或) 痛风性骨侵蚀可称为亚临床痛风。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临床上很多患者存在高尿酸血症,但从未引起痛风急性发作,为此暗中庆幸,殊不知这个暗藏的“杀手”已经造成机体组织及器官的损害。
尿酸结晶沉积于关节引起痛风发作,即便无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也可导致骨和关节处沉积单钠尿酸盐,造成骨和关节损伤。
尿酸结晶沉积于肾脏,导致尿酸性肾病、增加肾结石发生几率、增加肾衰竭的风险。
尿酸结晶刺激血管壁,导致动脉硬化,引起高血压、慢性心脏疾病、脑卒中。
尿酸增高导致葡萄糖利用低下、胰岛素抵抗,诱发糖尿病,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风险。
哪些人是易感人群
痛风为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其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以及共同作用的结果。高危人群包括:
一级亲属中患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患者。
久坐、高嘌呤、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者。
存在肥胖、代谢异常性疾病 (如糖代谢异常、血脂紊乱、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 (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卒中等) 以及慢性肾脏病的患者等。
长期存在过量饮酒的人,不管哪一种酒,都会增加肾脏排泄压力(包括尿酸排出),或者会直接参与到尿酸合成反应中。
另外,生活在高海拔、寒冷地区的人,从事铅等相关职业的工人,易焦虑、失眠的人群痛风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
高尿酸血症是否一定会痛风
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痛风为1.1%。也就是说100个人里约有10人患高尿酸血症,10个高尿酸血症的人中有1个得痛风。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一个连续、慢性的病理生理过程, 不是所有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得痛风。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生化基础及必要条件但非唯一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另一重要条件即自然免疫系统的被激活,高尿酸血症才能发展为痛风。
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避免高嘌呤食物
低嘌呤海鲜、鸡鸭肉可适量,动物内脏,部分海鲜(扇贝、河蟹、基围虾、沙丁鱼、黄花鱼等),红肉(猪、牛、羊肉),浓汤都属于高嘌呤食物,对于这些食物,本身有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小伙伴都应该注意避免。
摄入新鲜蔬菜,注意烹饪方式
对照食物嘌呤含量表,高嘌呤的植物性食品真不少,比如菌类、海苔、海带、紫菜、豆制品(豆子、豆浆、豆腐、腐竹),此外一些新鲜蔬菜如芹菜、菠菜、西兰花等嘌呤含量都挺高。西兰花、菠菜等可以用清水煮熟后弃汤烹饪,避免油炸、生煎等方法,选择清蒸等健康简便的方法。
摄入新鲜水果,注意果糖水平
水果大多数都是低嘌呤食物,但一些水果含果糖较高,会间接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 果糖含量较低的水果可以适当选择,如草莓、樱桃、青梅、葡萄、桃子等。果糖含量较高的水果应该少吃,如柿子、桂圆、香蕉等。
要避免甜饮料、戒酒、戒烟、减重,如果没有心脏、肾脏等需要限制入量的特殊情况,建议每天饮水量2000ml,可以促进尿酸排泄。
总之,高尿酸症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患者需要积极做好预防,一旦患上此病要积极采取降尿酸治疗。关于何时起始降尿酸治疗及控制目标是什么,建议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需要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和治疗。(来宾市人民医院 韦珍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