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镜检查是发现胃肠道疾病,尤其是早期癌症无可替代的金标准。然而,很多人对胃肠镜检查心存恐惧,原因在于普通胃肠镜检查可能引发一系列不适感,如恐惧、疼痛、咳嗽、腹胀、恶心、呕吐等。那么,有没有办法减轻这些不适感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无痛技术。
什么是无痛技术?
无痛技术是指麻醉医生通过静脉给予患者镇静或镇痛药物,帮助减轻或消除在内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适感。这一技术不仅避免了内镜刺激可能引发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如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律失常等),还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患者的舒适和安全,并为内镜医生创造了更好的诊疗条件。无痛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无痛胃镜、无痛肠镜、无痛支气管镜、无痛乳管镜、无痛牙科、无痛关节复位、无痛门诊拆线等。随着舒适化医疗的推进,麻醉科还可以根据临床和患者的需求,在安全论证下开展其他无痛项目。
无痛胃肠镜的原理和体验
无痛胃肠镜是无痛诊疗技术中的一种,在整个无痛诊疗过程中,患者大部分时间处于睡眠状态,不会感受到不适。很多患者在这个过程中会做梦,而且多数是美梦。醒来后,他们常常会说:“好了?我一点感觉都没有,好想再睡一会儿啊!”此外,现在的麻醉药物代谢非常快且完全,不会对患者的记忆力产生明显影响。
无痛胃肠镜会影响记忆吗?
无痛胃肠镜采用的是简短的静脉麻醉,所使用的麻醉药物都是短效的,起效迅速、消除迅速。一般来说,检查结束后10分钟内患者即可苏醒,不会对记忆力产生明显影响。因此,担心无痛胃肠镜会影响记忆的患者可以放心。
无痛胃肠镜有风险吗?
尽管无痛胃肠镜具有诸多优势,但它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胃肠镜本身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穿孔等;二是麻醉的风险,如部分人群可能会出现毒麻药品的过敏反应、毒性反应,部分人群使用毒麻药品后会出现呼吸抑制、低氧血症、低血压等,更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心跳骤停。这些风险多发生于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不过,专业的麻醉医师会在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面监测,包括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等,确保患者的安全。
无痛胃肠镜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虽然无痛胃肠镜检查优势明显,但也有一些相对或绝对的禁忌症,如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鼾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哮喘急性发作期等。因此,患者在选择无痛胃肠镜检查前,一定要到麻醉科门诊进行咨询,经过严格的评估、筛选和准备后方可进行。
以下是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1. 检查前的饮食控制:
检查前2小时内不进水,8小时内不进食。这有助于确保检查过程中胃肠道的清洁,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2. 特殊疾病患者的准备:
高血压病患者:早上六点前服用降压药物,以保持血压稳定。
心房颤动患者:心率应控制在<100次/分,以减少心脏负担。
冠心病患者:应在三个月内没有症状的情况下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以降低检查过程中的风险。
3. 急性疾病患者的延迟检查: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建议感冒痊愈后1周再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以避免感染扩散。
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亦不可马上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应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检查。
4. 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短暂不适:做完无痛胃肠镜检查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短暂不适,这是正常现象,一般会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
避免危险活动:24小时内不能开车、搭摩托车、从事高空作业等,以免因短暂不适引发意外。
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优势
无痛胃肠镜检查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还提高了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麻醉药物的使用减少了胃肠蠕动,便于医生发现细微病变,拒绝漏诊。此外,患者在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处于无意识状态,不会观察到检查过程,也不会因为胃镜管的咽喉刺激而出现剧烈的呕吐反应,因此对患者心理影响也较小。
总结
无痛诊疗技术在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真正让患者不再“畏”镜。它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还推动了舒适化医疗的发展。未来,随着麻醉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舒适化医疗理念的深入人心,无痛诊疗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