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突发状况,不分年龄和季节,可能在不经意间发生。虽然多数鼻出血并不严重,但突然出血时,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情况加重,甚至引发呛咳、呕吐等不适。了解鼻出血的常见原因、紧急处理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能帮助我们在遇到时沉着应对,有效止血。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让普通大众知道鼻出血突然发生时该怎么做。
鼻出血的常见原因
鼻出血的发生有多种常见原因。最常见的是鼻腔黏膜干燥、血管脆弱导致的破裂,比如在天气干燥的季节,鼻腔黏膜水分流失快,容易变得干燥脆弱,此时若有挖鼻、用力擤鼻等行为,就可能引发出血。
鼻部受到外伤,如碰撞、打击等,会直接损伤鼻腔内的血管,导致出血。鼻炎、鼻窦炎等鼻部炎症也会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处于充血、肿胀状态,血管容易破裂出血。
高血压患者在血压突然升高时,鼻腔内的血管可能因承受不住压力而破裂出血。此外,少数情况下,鼻出血还与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鼻腔肿瘤等有关,这类情况虽然少见,但也需要引起重视。
鼻出血紧急处理的正确步骤
当鼻出血突然发生时,掌握正确的紧急处理步骤至关重要。首先,要立即坐下并稍低头,注意避免仰头,因为仰头会使血液流入咽喉,可能引起呛咳甚至呕吐。
用拇指和食指紧紧捏住鼻翼两侧,也就是鼻梁下方的软骨处,持续按压5-10分钟,在按压期间要保持张口呼吸,不要用鼻子呼吸。
可以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鼻梁及前额部位,通过冷敷使鼻腔内的血管收缩,从而减少出血。另外,口中若有血液要及时吐出,不要吞咽,以免血液刺激胃部引起呕吐。
不同人群的处理要点
不同人群鼻出血时,处理要点略有不同。儿童鼻出血时,家长首先要安抚孩子的情绪,避免孩子因害怕而哭闹,因为哭闹会使血压升高,加重出血。按照上述紧急处理步骤进行按压时,若发现孩子鼻腔内有血块,不要强行挖出,以防再次损伤鼻黏膜。
高血压患者鼻出血时,在按压止血的同时,要及时监测血压,若血压明显过高,可遵医嘱临时服用降压药,同时保持情绪平稳,避免紧张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
孕妇鼻出血时,按压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用力,若出血一直无法止住,要及时就医,并向医生告知自己的孕期情况,以便医生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
需及时就医的情况
多数鼻出血通过正确处理能自行止住,但出现一些情况时,需要及时就医。如果按压超过20分钟仍无法止血,说明出血情况可能较为严重,应尽快前往医院。
鼻出血频繁发生,比如一周内多次出血,也需要就医检查,找出频繁出血的原因。若出血量较多,同时伴有头晕、心慌、面色苍白等症状,可能是出血过多导致的,要及时就医处理。
高血压患者鼻出血时,若伴随头痛、视力模糊、血压骤升等情况,需立即就医。鼻部有外伤史,怀疑鼻骨骨折时,应尽快到医院检查治疗。此外,鼻出血的同时若皮肤出现瘀斑、牙龈出血,要警惕血液疾病的可能,需及时就医排查。
鼻出血后的护理与注意事项
鼻出血止住后,做好后续的护理和注意相关事项,能减少再次出血的可能。止血后的1-2天内,要避免挖鼻、用力擤鼻以及进行剧烈运动,以防刚刚愈合的血管再次破裂出血。
饮食方面要保持清淡,避免食用辛辣、过热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鼻黏膜的修复。要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避免鼻腔因干燥再次出血。
如果鼻出血是由鼻炎等疾病引起的,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炎症对鼻黏膜的刺激,从根源上减少出血的诱因。
鼻出血的预防措施
做好鼻出血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减少鼻出血的发生。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用手挖鼻,同时修剪指甲,防止指甲过长划伤鼻黏膜。
在天气干燥时,要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也可以在鼻腔内涂少量凡士林,保持鼻腔黏膜湿润。擤鼻时动作要轻柔,不要双侧同时用力,以免损伤鼻黏膜。
高血压患者要规律服用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稳定范围内,减少因血压骤升引发鼻出血的风险。此外,要积极治疗鼻炎、鼻窦炎等鼻部疾病,减少炎症对鼻黏膜的刺激,降低鼻出血的可能性。
结语
鼻出血虽常见,但正确处理很重要。了解常见原因,掌握紧急处理步骤,注意不同人群处理要点,知晓需就医的情况,做好后续护理和预防,能有效应对鼻出血,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