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9月26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焦虑症药能随便停吗? - 数字报刊系统 透析期间的饮食小窍门 痛经难忍怎么办?中医妇科有良方 焦虑症药能随便停吗? 肩周炎患者:轻松锻炼,远离疼痛困扰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虑症药能随便停吗?

作者: 成都市新津区第二人民医院 李悦


 

“吃了半年焦虑症药,感觉不慌了,能自己停吗?”“听说这药有依赖性,早点停会不会更好?”不少焦虑症患者或家属都有过这样的想法,甚至有人悄悄减药、停药,结果没几天就出现心慌、失眠、情绪低落,有的还比之前更严重。其实,焦虑症药和感冒退烧药不一样,不能“感觉好就停”,随便停药可能让治疗白费,甚至引发风险。今天就用简单的话说说,为什么不能随便停,以及该怎么正确停药。

 

先搞懂:焦虑症药为啥不能“说停就停”?

 

很多人觉得“症状没了,药就没用了”,但焦虑症的治疗需要时间,药物作用也不是“立竿见影又立刻消失”的。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药物需要“稳定期”。焦虑症的发生和大脑里的神经递质(比如血清素、多巴胺)失衡有关,药物的作用是慢慢调整这些“信号分子”,让它们回到平衡状态。这个过程不是几天或几周能完成的,就算症状消失了,大脑的平衡还需要药物继续“维持”一段时间,就像修完房子要再巩固一下,不然容易“塌”。如果突然停药,神经递质会再次紊乱,症状很可能卷土重来,甚至比之前更严重,这叫“症状反跳”。

 

二是突然停药可能引发“撤药反应”。身体长期适应了药物的存在,突然把药停了,就像习惯了每天吃盐的人突然不吃了,会出现各种不舒服:比如头晕、恶心、心慌、手抖,有的还会失眠、烦躁、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的可能出现焦虑急性发作,感觉“又回到最难受的时候”。这些反应不是“药物依赖”,而是身体需要时间适应没有药物的状态,但这个过程会让患者很痛苦,还可能打断治疗。

 

这些“停药误区”,很多人都踩过

 

除了“感觉好就停”,还有一些常见的错误做法,会影响治疗效果:

 

误区1:怕“依赖”就偷偷减药。有的患者听说“焦虑症药吃久了会依赖”,就自己把一片改成半片,或者隔天吃一次。但药量不够,大脑里的神经递质调整不到位,症状会反复,反而拖长治疗时间,最后可能需要更大的剂量才能控制住。

误区2:悄悄停药。有人觉得“吃精神类药物是软弱的表现”,担心被别人知道,所以症状稍微好转就停药。但焦虑症是一种疾病,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规范治疗,吃药不是“丢脸”,而是对自己健康负责。

误区3:换医生/换环境后,忘了继续吃药。有的患者换了住的地方,或者没按时复诊,导致药吃完了没及时配,就干脆停了。这种“被动停药”同样会引发撤药反应,之前的治疗可能前功尽弃。

 

想停药?记住这3个“正确步骤”

 

不是说焦虑症药要吃一辈子,而是要在医生指导下,选对时机、用对方法停。具体要做三件事:

 

1. 先问医生:“我现在能停吗?”

 

停药的第一步,一定是找主治医生复诊。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判断:比如症状已经稳定多久了(通常焦虑症急性期治疗后,还需要6-12个月的“巩固期”,有的需要更长时间)、生活状态是否稳定(比如压力源有没有消除、睡眠和情绪是否持续好转)、有没有其他身体问题。如果医生觉得“还没到时候”,会告诉你需要继续吃多久;如果可以考虑停药,会制定具体的计划。

 

2. 慢慢减:别追求“一步到位”

 

就算医生同意停药,也不是“今天吃最后一片,明天就不吃了”,而是要“逐步减量”。减药的速度和时间,每个人不一样,取决于吃的药种类、吃了多久、剂量多大,必须听医生的,不能自己加快速度。

 

3. 停药后多观察:有不舒服及时复诊

 

停药后的1-2个月里,要多留意自己的状态:比如有没有又开始心慌、担心、失眠,或者出现头晕、恶心等撤药反应。如果只是轻微的不舒服,比如偶尔有点头晕,通常几天到一两周会慢慢消失,不用太紧张;但如果症状明显,比如又开始焦虑发作,或者撤药反应很严重,一定要及时找医生,可能需要调整减药速度,甚至暂时恢复之前的剂量,等稳定后再重新计划。

 

最后提醒:停药不是“终点”,巩固效果更重要

 

就算顺利停了药,也不代表治疗完全结束。焦虑症的恢复,除了药物,还需要配合生活习惯的调整:比如保持规律的睡眠(别熬夜)、每天抽点时间运动遇到压力时学会倾诉。这些习惯能帮你稳定情绪,减少症状复发的可能。

 

总之,焦虑症药不能随便停,就像种地不能刚发芽就拔苗一样。一定要和医生沟通,按计划来,才能让治疗效果更稳,慢慢找回轻松的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