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9月26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痛经难忍怎么办?中医妇科有良方 - 数字报刊系统 透析期间的饮食小窍门 痛经难忍怎么办?中医妇科有良方 焦虑症药能随便停吗? 肩周炎患者:轻松锻炼,远离疼痛困扰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痛经难忍怎么办?中医妇科有良方

作者:柳州西江医院 唐丽颖


 

痛经就像每月“不速之客”,发作时小腹剧痛、冷汗直冒,严重的还会恶心呕吐,连工作学习都无法专心。别把痛经当成“正常现象”硬扛,中医妇科有一套简单有效的调理方法,从穴位按摩到饮食调养,手把手教你缓解疼痛、改善体质!

 

痛经的常见表现与中医病因解析

痛经症状因人而异,多数人会感到下腹坠胀、痉挛性疼痛,严重时疼痛还会蔓延到腰部和大腿内侧。有的女性还会伴随恶心、呕吐、出冷汗等不适,甚至影响正常生活。按疼痛程度区分,轻度痛经可忍受,不影响日常;中度痛经需靠止痛药缓解;重度痛经则可能导致头晕乏力、无法工作。

 

中医认为,痛经主要分“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类。“不通则痛”多因气滞血瘀或寒凝血瘀,比如经血色暗红、有血块,或热敷后疼痛减轻;“不荣则痛”常见于气血虚弱、肝肾亏虚,表现为经后隐痛、面色苍白、腰膝酸软。了解自己的体质类型,才能对症下药。

 

中医调理痛经的实用方法

(一)穴位按摩:随身携带的止痛“小药箱”

1.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向上3寸(约4指宽)。每天用拇指按揉3~5分钟,有酸胀感最佳,能理气活血,适合各类痛经。

2.关元穴:在肚脐下3寸(约4指宽)处,是温补肾阳、驱散寒气的关键穴位。可用掌心热敷或指压,尤其适合怕冷、痛经时热敷能缓解的人群。

3.合谷穴:俗称“虎口”,按揉此处至酸胀,能有效缓解疼痛,紧急时单手也能操作。

 

(二)艾灸疗法:温暖驱散疼痛

艾灸适合寒凝血瘀型和气血虚弱型痛经。准备艾条或艾灸盒,在经期前3天开始,每天灸关元、气海、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每个穴位15~20分钟,连续坚持3个月经周期。艾灸时保持皮肤温热舒适,避免烫伤。

 

(三)热敷调理:简单高效的居家法

经期小腹冷痛时,用暖水袋或粗盐包热敷下腹部,能快速缓解不适。寒证明显的人,可在热敷袋中加入生姜片;气滞血瘀者,加入干玫瑰花,增强行气活血效果。不过,经血色鲜红、怕热的血热型痛经人群要慎用热敷。

 

(四)饮食调理:吃对食物缓解疼痛

 

1.经期前3天:活血通经

红糖姜枣茶:生姜3片、红枣5颗,加适量红糖煮水饮用,能驱寒暖宫,适合怕冷、痛经者。

山楂桂枝红糖汤:山楂15克、桂枝10克,加水煮沸后加红糖,能缓解血瘀型痛经,改善经血色暗、有血块的情况。

 

2.经期中:温和止痛

益母草煮鸡蛋:益母草30克洗净,与2个鸡蛋一起煮,蛋熟后去壳再煮10分钟。喝汤吃蛋,适合经血量少、有血块的女性。

桂圆红枣粥:桂圆肉10克、红枣5颗、粳米适量煮粥,能补气血,缓解虚弱型痛经。

 

3.经期后:补虚固本

当归黄芪乌鸡汤:当归10克、黄芪15克、乌鸡半只,煲汤饮用,补肝肾、益气血,适合经期后调养。

枸杞桑葚粥:枸杞10克、桑葚15克与粳米煮粥,滋阴养血,适合肝肾亏虚型痛经者。

 

(五)中药调理:专业辨证更精准

中药调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气滞血瘀型常用逍遥散、血府逐瘀汤加减,药材包括柴胡、香附、桃仁等;寒凝血瘀型适合温经汤加减,用肉桂、艾叶、川芎驱寒活血;气血虚弱型可用八珍汤,以党参、黄芪、当归补气养血。

 

日常预防:远离痛经的生活妙招

1.避免受凉:经期不碰冷水、不吃冷饮,不穿露脐装,做好腰腹保暖。

2.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3.适度运动:平时可选择散步、瑜伽等舒缓运动,增强体质,但经期要避免剧烈运动。

4.调节情绪:压力大、情绪差易加重痛经。通过冥想、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保持心态平和。

5.体质调养:寒湿体质者多吃生姜、花椒,适量运动出汗;湿热体质者少吃辛辣油腻,多喝绿豆汤、赤小豆水。

 

这些情况需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别自行处理,尽快到医院检查:

痛经越来越严重,止痛药也无法缓解;

月经周期紊乱,经血颜色异常、有大量血块;

非经期下腹痛、性交痛;

已婚未孕女性长期痛经,需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疾病。

 

痛经不是“忍一忍就过去”的小事,中医通过辨证调理和日常养护,能从根源改善体质,让你告别每月的疼痛困扰。如果还有疑问,欢迎咨询专业中医妇科医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调理方案,轻松迎接每个“好朋友”!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