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遇宝宝突然上吐下泻会慌神,担心感染诺如病毒及不知如何应对。其实诺如病毒虽易致宝宝腹泻,但属自限性疾病,家长掌握正确应对方法、做好护理防护,宝宝就能较快康复。下文将为家长介绍诺如病毒特点、宝宝感染症状、家庭护理、就医时机及预防措施,助大家避免盲目恐慌。
先搞懂什么是诺如病毒?
为啥宝宝容易中招
诺如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肠胃炎的常见病毒,传染性强,在秋冬季节高发。它主要通过粪 - 口途径传播,也能通过飞沫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宝宝之所以容易感染诺如病毒,是因为他们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抵抗力较弱;卫生习惯还没养成,常常会用脏手抓东西吃;在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环境中,人员密集,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此外,家长或看护者接触病毒后若未彻底清洁,也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宝宝。
宝宝出现这些症状
可能是诺如病毒感染
家长可以通过症状来判断宝宝是否可能感染诺如病毒。核心症状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呕吐和腹泻,呕吐频繁时可能吃什么吐什么,腹泻多为水样便或稀便,没有黏液和脓血,每天可能发作数次至十几次。同时,宝宝还可能伴有低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5℃,以及轻微腹痛、精神不佳、食欲下降等症状,部分宝宝会出现乏力、哭闹不安的情况。诺如病毒感染还有两个关键特点,一是发病急,感染后12-48小时内就会出现症状;二是传染性强,往往一家中会有多人先后发病。
四步做好护理
帮宝宝缓解不适
宝宝感染诺如病毒后,家庭护理可按四步操作。重点补水防脱水,这是关键,因脱水最危险。首选口服补液盐,按说明书冲调后少量多次喂,每次10-20毫升,隔15-20分钟喂一次,避免大量喂食引发呕吐。不建议喝果汁、糖水、米汤,这些可能加重腹泻,白开水无法补电解质。若宝宝4-6小时无尿、口唇干、哭时少泪或精神差,需立即就医。
合理饮食,选清淡易消化食物,不盲目忌口。急性期呕吐腹泻严重时,暂停固体食物,以口服补液盐为主;呕吐缓解后,渐添米汤、稀粥、烂面条、蒸蛋羹。恢复期慢慢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油腻、生冷、辛辣、甜食及粗纤维食物,不强迫进食。母乳喂养宝宝可继续喂,增加次数、减少每次时间;配方奶宝宝暂不换奶,腹泻严重可遵医嘱换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
做好卫生防交叉感染。处理宝宝呕吐物或排泄物时,家长戴手套口罩,用一次性纸巾擦拭后,用含氯消毒剂按说明书稀释清洁地面、衣物、玩具等,清洁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宝宝便后、饭前用温水肥皂洗手,餐具、奶瓶每次用后煮沸消毒15-30分钟。
对症护理。宝宝发热不超38.5℃时,用温水擦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物理降温;超38.5℃遵医嘱用儿童专用退烧药,不自行用药。宝宝腹痛时,用温毛巾热敷腹部(防烫伤),顺时针轻揉,避免宝宝剧烈活动,让其多休息。
出现这些情况
别耽误及时就诊
并非所有感染都能居家护理,宝宝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持续呕吐无法进食进水;有明显脱水症状(尿量极少、口唇干裂、精神差);腹泻超3天无好转,或大便带血、有黏液;体温超39℃,服退烧药后仍不退热;年龄小于6个月,或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就医前,记录宝宝呕吐腹泻次数、量、性状,以及发热和精神状态,带好医保卡、病历本。
预防是关键
让宝宝远离诺如病毒
一是强化个人卫生,家长和宝宝勤洗手,饭前便后、处理宝宝排泄物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不让宝宝用脏手抓食物、咬玩具。
二是注意饮食卫生,宝宝食物需彻底煮熟煮透,尤其是海鲜、肉类,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餐具、奶瓶定期消毒。
三是做好环境清洁,家庭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用含氯消毒剂擦宝宝常接触的物品;家人感染后需隔离至症状消失3天,避免接触宝宝。
四是避免去高危场所,诺如病毒流行季,少带宝宝去人员密集、通风差的地方,幼儿园有疫情时可暂居家。
结语
诺如病毒并非难以应对,家长只要做到早识别症状、科学护理、及时就医、严格预防,就能帮助宝宝顺利度过感染期。希望家长们从日常卫生和饮食入手做好预防,宝宝感染后不慌乱,守护好宝宝的肠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