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以持续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健康。因老人身体机能衰退、自我护理能力弱,科学的家庭护理对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减少急性发作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家庭护理方法。
家庭环境巧布置
适宜的家庭环境是慢阻肺老人病情稳定的基础。要保持空气清新,每日定时开窗通风30分钟左右,降低室内有害气体和微生物浓度;雾霾、沙尘等恶劣天气需关闭窗户,可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控制室内温湿度,温度保持在 18-22℃,湿度50%-60%,湿度过高易滋生细菌,过低会使呼吸道黏膜干燥,可借助加湿器或除湿器调节。减少室内刺激因素,不摆放易致敏花卉,严禁室内吸烟、烧香,避免烟雾和刺激性气味刺激呼吸道加重症状;定期清洁家居,采用湿式打扫减少灰尘堆积,避免扬尘。
呼吸护理有讲究
正确咳嗽排痰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通畅。老人取坐位或半坐位,先深呼吸几次再用力咳嗽排痰;咳痰无力者,家属可从下往上、由外向内轻拍其背部,力度适中以振动排痰。腹式呼吸训练能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呼吸功能,老人取舒适体位,一手放腹部、一手放胸部,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凹陷并尽量延长呼气时间,每天练习3-4次,每次10-15分钟,训练时注意呼吸节奏,避免劳累。需氧疗的老人,要严格遵医嘱,控制氧气浓度和流量,不可自行调整;定期清洁湿化瓶、鼻导管等氧疗设备,防止细菌滋生,保障用氧安全。
饮食调理助康复
合理饮食可为慢阻肺老人提供营养、增强免疫力,助力病情恢复。饮食需营养均衡,多摄入鸡蛋、牛奶、瘦肉、鱼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是机体组织修复和免疫细胞合成的重要原料,能提高抵抗力;适量食用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C、维生素E等有抗氧化作用,可减轻呼吸道炎症。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油腻、过咸食物,辛辣食物刺激呼吸道黏膜,油腻食物不易消化,过咸食物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担和呼吸道黏膜水肿,进而加剧呼吸困难。老人每天饮水量应达1500-2000毫升,充足水分可稀释痰液,利于咳出,保持呼吸道湿润。
适当运动强体质
适当运动能增强慢阻肺老人体质,改善呼吸功能和心肺耐力,运动需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原则。根据老人身体状况选择散步、太极拳、呼吸操等轻度运动,这些运动强度小、身体负担轻且能达到锻炼目的,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加重呼吸困难。控制运动时间,每次运动以不疲劳为宜,从短时间开始,逐渐增加强度和时长。运动后及时休息、补充水分,密切观察身体反应,若出现胸闷、气短、心慌等不适,立即停止运动并采取应对措施。
用药管理要规范
老人必须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药物剂量调整需依据病情,随意更改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加重病情。了解所用药物常见副作用,如部分支气管扩张剂可能引发心悸、手抖,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出现不适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妥善保管药物,分类存放并注明有效期和服用方法,及时处理过期药物避免误服。
病情观察莫忽视
关注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变化,若咳嗽频率增加、痰液颜色变黄或变绿、量增多、呼吸困难加重,可能提示病情加重或急性发作,需及时就医。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并记录,这些指标能反映身体状况。按医生建议定期带老人到医院复查,进行肺功能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等,便于医生了解病情进展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护理很重要
家属要多陪伴老人,沟通交流以了解其需求和感受,给予足够关心照顾。鼓励老人积极面对疾病,树立康复信心,帮助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通过听音乐、看报纸、参与社交活动等丰富生活,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老人感受温暖与支持,增强治疗依从性。
结论
慢阻肺是慢性疾病,需长期护理管理。科学合理的家庭护理对老年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作用显著。希望本文的护理方法能为老年慢阻肺患者及家属提供参考,让老人在家人精心护理下更好应对疾病,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