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9月1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急诊小妙招:日常急救轻松掌握 - 数字报刊系统 慢性湿疹反复?中医有妙解 急性心梗来临,身体会有啥“暗示” 急诊小妙招:日常急救轻松掌握 脑出血患者家庭护理:细节决定康复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急诊小妙招:日常急救轻松掌握

作者:浦北县人民医院 郑荏方


 

在日常生活中,意外和急症的发生往往突如其来,如高热、心绞痛、烧烫伤等。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在关键时刻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降低伤害程度。本文将围绕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以及急救中的常见误区和家庭应急准备展开,为大家普及实用的急救知识,让普通大众轻松掌握日常急救技巧。

 

常见急症急救妙招

高热是生活中常见的急症,尤其在儿童群体中较为多发。当出现高热症状时,物理降温是有效的缓解方法。可以用温水擦拭患者的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10-15分钟。需要注意的是,绝对不能使用酒精擦拭,因为酒精可能会通过皮肤吸收,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当体温超过 38.5℃时,可服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服用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进行,避免重复用药,以防药物过量对身体造成损害。

心绞痛发作时,时间就是生命。患者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坐下或躺下安静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因为情绪波动会加重心脏负担。如果患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要立即舌下含服1片。若症状在5分钟后仍未缓解,可再含服1片,最多含服3片。在服药的同时,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

 

低血糖多发生在糖尿病患者或长时间未进食的人群中。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应让患者立即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糖果、巧克力、果汁等。但如果患者意识不清,千万不要强行喂食物,这种情况下可由专业人员进行静脉注射葡萄糖。进食后,要观察15-20分钟,若症状未缓解,需及时就医。

 

意外伤害急救妙招

烧烫伤在家庭和工作中都可能发生。遇到烧烫伤情况,要遵循 “冲、脱、泡、盖、送” 的步骤。首先要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烧烫伤部位15-30分钟,通过冷水降低局部温度,减轻损伤。接着在水中小心脱去或剪开烧烫伤部位的衣物,避免撕扯皮肤,防止加重伤势。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继续浸泡在冷水中 10-30分钟,但大面积烧烫伤患者不宜浸泡过久,以免引起体温过低等问题。之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覆盖烧烫伤部位,避免感染。最后,严重的烧烫伤需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骨折也是常见的意外伤害。发生骨折后,固定处理至关重要。可以用木板、杂志等硬物作为固定物,放在骨折部位的两侧,然后用绷带或布条绑紧固定,固定范围要包括骨折部位上下的关节,这样能避免骨折部位移动,减轻患者痛苦和二次损伤。在搬运骨折患者时,要保持患者身体平稳,避免扭曲。特别是脊柱骨折患者,需用硬板床搬运,由多人协作,保持头部、颈部、躯干在同一水平,防止脊柱进一步受损。

 

溺水是夏季高发的意外伤害,抢救工作刻不容缓。先要尽快将溺水者救上岸,然后清除其口鼻中的淤泥、杂草等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尚存,可将其腹部置于屈膝的大腿上,按压背部排出肺部和胃部的积水,但要注意控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耽误心肺复苏的最佳时机。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停止,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直到专业医护人员到达。

 

急救常见误区

烫伤后忌涂牙膏、酱油等。此类物质会阻碍伤口散热,还可能引发感染。正确做法是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降低局部温度,减轻损伤。

 

骨折后切勿随意搬动患者。盲目搬动可能导致骨折移位加剧,损伤周围血管和神经,加重病情。应先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再小心搬运,避免二次伤害。

 

噎食时不要拍打背部。拍打可能使异物更深地嵌入呼吸道,造成更危险的后果。正确方式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通过冲击腹部产生气流,促使异物排出。

 

家庭应急准备

做好家庭应急准备能在意外发生时更从容地应对。家庭急救箱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应配备体温计、血压计、消毒用品(如碘伏、酒精)、绷带、纱布、创可贴以及常用药品(如退烧药、止痛药、抗过敏药等)。同时,要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及时更换过期药品,确保急救箱内物品的有效性。

另外,要保存好紧急联系方式,如当地急救电话(120)、附近医院急诊科电话、家庭医生电话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联系到相关人员和机构。

 

掌握这些日常急救知识和技巧,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希望大家都能重视急救知识的学习,让自己和身边的人在面对意外和急症时多一份保障。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