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9月1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急性心梗来临,身体会有啥“暗示” - 数字报刊系统 慢性湿疹反复?中医有妙解 急性心梗来临,身体会有啥“暗示” 急诊小妙招:日常急救轻松掌握 脑出血患者家庭护理:细节决定康复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急性心梗来临,身体会有啥“暗示”

作者: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赵云


凌晨两点,急诊科送来一位捂着胸口的男性患者,他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嘴里反复念叨:“肩膀疼……胳膊麻……”家属却认为他是“睡落枕”。然而心电图检查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幸运的是,经过及时救治,患者转危为安。这样的场景在急诊科每天都在上演。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是威胁生命的“头号杀手”,但许多人不知道,身体在发病前会发出“求救信号”。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些“小暗示”的真面目。

心梗为何如此凶险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通过冠状动脉输送血液维持运转。当冠状动脉因血栓堵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就是心梗。若未及时治疗,心肌细胞会以每分钟1%的速度死亡,12小时内可能引发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等致命并发症。
关键数据:我国每年新发心梗患者约60万例,其中30%因未及时识别症状而死亡。

身体发出的6大“求救信号”

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痛,但许多患者表现不典型,尤其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以下信号需高度警惕:

 胸痛:最直接的“警报”

特点: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持续15分钟以上不缓解,可能放射至左肩、下颌或背部。

误区:有人误以为是“胃痛”“牙痛”或“肌肉拉伤”,延误治疗。
案例:一位患者因“左下颌疼痛”就诊口腔科,经急诊科会诊后确诊为心梗,及时手术挽救生命。

呼吸困难:喘不上气的“窒息感”

表现:活动后气促,甚至静息时也感觉“缺氧”,需端坐呼吸或用力喘气。

机制:心肌缺血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肺部淤血引发呼吸困难。
提示:若同时伴有胸痛,需立即就医。

恶心呕吐:被误认为“肠胃病”

原因:心脏下壁缺血时,会刺激迷走神经,引发胃肠道反应。

特点:常伴随胸痛、出汗,服用胃药无效。
建议:中老年人突发呕吐伴胸闷,应优先排查心脏问题。

大汗淋漓:冷汗直流的“虚脱感”

表现:突然全身冷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

机制: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汗腺分泌增加,是身体“应激反应”的信号。
对比:普通出汗因热或运动引发,而心梗冷汗常伴胸痛或不适。

头晕乏力:心脏“罢工”的连锁反应

原因:心肌缺血导致心脏输出量减少,脑部供血不足。

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若出现不明原因头晕,需警惕。
警示:若头晕伴黑矇(眼前发黑)或晕厥,可能已发生严重心律失常。

不典型症状:容易被忽视的“伪装者”

老年人:可能仅表现为意识模糊、嗜睡或谵妄。

女性:常出现肩背痛、腹痛或极度疲劳,易被误诊为焦虑症。

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可能无痛感,仅表现为胸闷或气促。
案例:一位老年女性因“反复乏力”就诊,检查发现心电图异常,紧急手术开通血管后转危为安。

 

黄金4分钟:心梗急救的“生死时速”

心梗救治的关键是“快”!从发病到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为120分钟内,每延迟1分钟,死亡率增加1%。

立即拨打120

告知接线员患者症状、年龄和既往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

切勿自行驾车送医,以免途中发生意外。

保持安静,减少活动

让患者平躺或半卧位,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

避免进食饮水,防止呕吐误吸。

正确使用急救药物

硝酸甘油:若患者血压正常,可舌下含服1片(每5分钟重复1次,最多3次)。

阿司匹林:确认无出血倾向后,嚼服300mg(需遵医嘱)。
禁忌:低血压、青光眼或对药物过敏者禁用硝酸甘油。

信任医生,及时手术

急诊科会通过心电图、心肌酶检测快速确诊。

首选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即“心脏支架手术”。
提醒:拒绝手术或拖延决策可能丧失最佳救治机会。

 

预防心梗:从日常细节做起

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心梗的主要诱因。

健康饮食:少盐少油,多吃蔬菜、全谷物和鱼类。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栓风险。

定期体检: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查心电图、血脂和血糖。

结语

急性心梗的 “小暗示” 可能藏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从胸部到四肢,从呼吸到全身,这些信号看似零散,实则是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尤其是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等高危人群,更要警惕这些异常表现。记住,任何持续不缓解的身体不适都值得重视,及时就医才能为生命争取机会。愿每个人都能读懂身体的暗示,远离心梗的威胁。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