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9月1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中医带您了解老年人护膝的“秘籍” - 数字报刊系统 超声检查的相关知识 换血疗法——重症黄疸宝宝的“重生”之路 失眠困扰多,内科护理教您应对 中医带您了解老年人护膝的“秘籍”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医带您了解老年人护膝的“秘籍”

作者:钦州市灵山县太平镇中心卫生院 仇小波

老年人常遇膝盖疼痛,影响行走与社交,降低生活质量。中医以其独特理论,为缓解此痛提供智慧。膝盖疼痛或因退行性变、风湿侵袭等,中医视其为肝肾不足、气血瘀滞所致。通过辨证施治,调理整体机能,中医旨在缓解甚至消除膝盖疼痛,让老年人重拾行走与生活的乐趣。

认识膝盖疼痛

膝盖疼痛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都是关节软骨磨损、滑液减少、肌肉韧带松弛等导致的。在中医看来,肝肾两虚是导致膝盖疼痛的内在根源。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则筋骨不健,易受外邪侵袭。同时,气血瘀滞也是膝盖疼痛的常见原因,气血不畅则痛自生。

膝盖疼痛不仅让老年人步履维艰,还可能引发心理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诊断膝盖疼痛

中医诊断膝盖疼痛,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望诊观察膝盖的形态、颜色,闻诊倾听患者的声音、气息,问诊了解疼痛的性质、时间、诱因等,切诊则通过触摸感受膝盖的温度、硬度以及脉象等。

中医将人体分为不同的体质类型,如阳虚、阴虚、气虚、血瘀等。不同的体质类型,膝盖疼痛的表现和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阳虚者膝盖冷痛,阴虚者膝盖灼热疼痛,气虚者疼痛时轻时重,血瘀者疼痛固定不移。因此,中医在治疗膝盖疼痛时,总是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护理膝盖疼痛的方法

1. 中药调理:

   中药以其天然草本成分,温和调理身体机能。艾叶、红花、当归、川芎等药材,能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内服可配成汤剂或丸剂,根据个人体质定制;外用则可制成药膏、药酒,直接敷贴膝盖,双管齐下,效果显著。此外,药膳如枸杞炖鸡汤、当归羊肉汤,既美味又滋补,强壮筋骨,助力膝盖健康。

2. 针灸疗法:

   针灸,中医之瑰宝,通过刺激足三里、阳陵泉、膝眼等关键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膝盖疼痛。治疗过程中,患者感受到的酸、麻、胀感,正是“得气”的体现,标志着针灸正在发挥效用。但针灸需专业医师操作,确保安全有效,避免误伤经络或感染。

3. 拔罐与刮痧:

   拔罐利用负压吸引,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促进气血流通,活血化瘀;刮痧则通过刮拭皮肤,产生痧点或痧斑,同样有助于气血畅通,缓解疼痛。操作时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且力度要适中,以免损伤皮肤或造成额外疼痛。

4.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通过手法技巧,如推、拿、按、摩、揉、捏等,放松肌肉,缓解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膝盖疼痛。老年人可自我按摩膝盖周围穴位和肌肉,或寻求专业中医推拿治疗。操作时手法应轻柔,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损伤。

5. 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膝盖疼痛康复的关键。太极拳、八段锦、膝盖屈伸运动等低强度、高灵活性的运动,适合老年人进行。这些运动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促进气血流通,有效缓解膝盖疼痛。锻炼时需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做好热身与拉伸,确保运动安全。

 日常护膝小贴士

除了上述的中医治疗方法外,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通过一些小贴士来保护膝盖:

1. 保暖防寒:膝盖受凉容易引发疼痛,因此要注意保暖,避免膝盖直接暴露在冷空气中。

2. 合理安排运动:适当的运动对膝盖有益,但过度运动则可能造成损伤。老年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3. 控制体重:体重过重会增加膝盖的负担,加速关节的磨损。因此,老年人要注意控制饮食,保持适当的体重。

4. 选择合适的鞋子与护膝用品:穿着舒适、合脚的鞋子和护膝用品,可以有效减少膝盖的受力,保护膝盖免受损伤。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心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老年人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乐观的心态,以更好地应对膝盖疼痛等健康问题。

总结与展望

中医以独特理论和方法有效护理老年人膝盖疼痛,如中药调理、针灸、拔罐刮痧、推拿按摩及功能锻炼等,显著提升生活质量。随着中医研究深入和技术创新,未来成效将更显著。期待更多老年人了解并接受中医治疗,享受健康。膝盖疼痛需重视,但无需过忧。及时采取正确治疗护理,定能战胜疼痛,重拾行走快乐!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