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9月1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有机磷中毒的识别与家庭急救 - 数字报刊系统 肝癌化疗皮肤瘙痒?安全止痒有妙招 有机磷中毒的识别与家庭急救 胃痛别乱吃药,先辨清这些原因 心脏骤停后,脑损伤的 “复苏魔法”​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机磷中毒的识别与家庭急救

作者: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 韦丽雪

夏日的午后,张阿姨像往常一样在田间喷洒农药,回家后却突然感到头晕目眩,紧接着呕吐不止、大汗淋漓。家人慌乱中拨打120,却被医生告知:“这是典型的有机磷中毒,若再晚送半小时,后果不堪设想。”这样的场景并非个例——从误食农药到家庭灭虫剂使用不当,有机磷中毒的阴影始终潜伏在我们身边。它不像心梗那样来势汹汹,却能在数小时内摧毁呼吸系统,甚至夺走生命。  

关键提醒:有机磷中毒的救治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家庭急救的每一步都可能成为生死转折点。  

科学认知:有机磷农药的“双重身份”

有机磷化合物本是一类用于农业、卫生的“功臣”——它们能高效杀灭害虫,却因化学结构特殊(含磷原子与硫、氧等结合),对人类神经系统也具有致命威胁。常见的敌敌畏、乐果、甲拌磷等,虽名称不同,但中毒机制相似:通过抑制人体内的“胆碱酯酶”,导致神经信号传递失控,最终引发全身器官功能紊乱。  

中毒途径解析:  

误食:儿童误饮农药瓶,或成人误将农药当饮料;  

吸入:喷洒农药时未戴口罩,或长期处于密闭空间;  

皮肤接触:赤手调配农药,或衣物被污染后未及时更换。  

护师提醒:有机磷农药无色无味,部分甚至呈油状,沾染后难以彻底清除,需格外警惕!  

精准识别:四大典型症状速判  

有机磷中毒的症状往往“由表及里”,早期识别能争取宝贵救治时间:  

1. “水龙头”失控  

    患者会突然大量流口水、流泪,甚至出现“大汗淋漓”的异常表现。若伴随腹痛、腹泻,需高度怀疑中毒。  

2. “针尖瞳孔”  

    这是最特征性的信号!正常瞳孔直径约3~4毫米,中毒者会缩小至1毫米以下,如同针尖,且对光反射消失。  

3. “颤抖的蝴蝶”  

    从眼睑、面部肌肉开始,逐渐蔓延至四肢,出现不自主的震颤。严重时呼吸肌也会痉挛,导致“喘不过气”的窒息感。  

4. “意识迷雾”  

    早期可能烦躁不安,随后逐渐昏迷。若中毒后24~96小时突然出现全身无力,需警惕“中间综合征”——这是呼吸衰竭的前兆!  

案例警示:一位老人因自服少量农药“以死明志”,被家人发现时仅表现为“头晕、手抖”,送医后却迅速恶化。原来,有机磷中毒的“沉默期”常让人放松警惕!  

家庭急救:分秒必争的5步操作法  

发现中毒后,立即按以下步骤处理:  

1. 脱离污染源  

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通风处,解开衣领、腰带。若衣物被农药浸湿,用剪刀剪开,避免拉扯导致皮肤二次吸收。  

2. 清除毒物  

皮肤接触:用流动清水持续冲洗15分钟以上,重点清洗腋窝、腹股沟等褶皱处;  

眼睛污染:轻轻翻开眼睑,用生理盐水或清水从内眼角向外冲洗;  

口服中毒:  

    清醒者:口服200-300毫升清水后,用干净筷子刺激舌根催吐(仅限中毒1小时内);  

    昏迷者:立即侧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切勿催吐或喂水!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除口腔分泌物,若患者呼吸微弱,可捏住鼻孔,用口对口人工呼吸辅助(注意:施救者需做好防护,避免吸入毒气)。  

4. 紧急转运准备  

记录中毒时间、农药名称(若已知),携带农药包装或残留液体送医。途中持续观察患者呼吸、脉搏,若出现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5. 绝对禁忌行为  

不要用高锰酸钾等氧化剂洗胃(可能加重损伤);  

不要给昏迷者喂水或药物(易引发呛咳);  

不要用热水或酒精擦浴(促进毒物吸收)。  

预防胜于治疗:家庭防护指南  

1. 农药管理“三原则”  

上锁存放:将农药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高处,避免与食品混放;  

专用工具:调配农药时使用专用容器,禁止用饮料瓶分装;  

及时清洗:喷洒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洗手、脸,更换衣物。  

2. 高危人群防护  

农民:喷洒时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避免逆风作业;  

儿童:加强看护,教育其“农药不是饮料,碰不得、尝不得”;  

老年人:若需使用农药,务必在家人陪同下操作。  

3. 环保替代方案  

家庭灭虫:优先选择粘虫板、防虫网、生物防治(如释放瓢虫吃蚜虫);  

农田除草:采用人工拔除或地膜覆盖,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结语:科学应对,守护生命防线  

有机磷中毒的可怕,在于隐蔽又致命;但其可防可控,取决于知识掌握与行动果断。“早识别、早处理、早送医”是挽救生命的关键。若身边人突发不明流涎、震颤或呼吸困难,请联想此症并科学应对。护师叮嘱:生命无“重来键”,急救是与死神博弈。愿此文成家庭健康“防护盾”,杜绝悲剧。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