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9月1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 关节炎反复发作?中西医结合治疗开辟新路径 - 数字报刊系统 流感疫苗接种,报告管理如何助力 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知识  关节炎反复发作?中西医结合治疗开辟新路径 小儿肺炎高发季,防护要点要牢记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节炎反复发作?中西医结合治疗开辟新路径

作者: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镇三合卫生院 苏秋红

在骨科门诊,常有患者拿着检查报告困惑地问:“医生,我关节疼了好几年,吃了不少止痛药也没根治,是不是只能就这样了?” 事实上,关节炎并非单纯的 “老年病” 或 “不可逆疾病”。随着医学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已为众多患者开辟了新的康复路径,打破了 “只能缓解、无法改善” 的传统认知。

认清关节炎:不止一种 “痛”

关节炎并非单一疾病,而是包含数十种类型的总称,其中最常见的有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因关节软骨磨损退化所致,膝关节、髋关节是高发部位,表现为活动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常伴有关节僵硬感。

类风湿关节炎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主要侵犯手足小关节,呈现对称性肿胀、疼痛,早晨起床后关节僵硬时间较长,严重时会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痛风性关节炎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多在夜间突然发作,大脚趾关节是典型发病部位,表现为剧烈疼痛、红肿发热,常因饮酒、进食高嘌呤食物诱发。

中医将关节炎归为 “痹证” 范畴,认为其发病根本在于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邪气趁机侵袭人体,导致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根据邪气性质和患者体质差异,又分为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痰瘀痹阻等不同类型,如遇冷疼痛加重多为风寒湿痹,关节红肿灼热多属风湿热痹。

西医治疗:精准靶向控制进展

西医治疗关节炎以 “阶梯化、个体化” 为原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方案。对于轻度症状患者,首选非药物治疗,包括关节肌肉力量训练(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物理因子治疗(脉冲电磁场、体外冲击波)等,这些手段能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关节稳定性延缓病变进展。

药物治疗方面,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可快速缓解疼痛,但需注意胃肠道保护;慢作用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能抑制免疫反应;新型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可精准阻断炎症通路,显著改善难治性患者的预后。对于终末期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能有效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干预:辨证施治整体调理

中医治疗关节炎注重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舌脉表现,将其分为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痰瘀痹阻、肝肾亏虚等不同证型,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  中药内服是常用方法,如风寒湿痹者选用防风汤加减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风湿热痹者采用白虎加桂枝汤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痰瘀痹阻者运用双合汤化痰行瘀、蠲痹通络;肝肾亏虚者则以独活寄生汤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许多中药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抑制软骨降解的作用,如青风藤中的青藤碱、雷公藤中的雷公藤多苷等。

外治疗法包括针灸、艾灸、推拿、中药熏洗等。针灸可选取阿是穴、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止痛作用;艾灸借助温热刺激温通经络、散寒止痛;中药熏洗则利用药物透皮吸收及温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

协同增效: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关节炎能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疗效。在急性炎症期,可采用西医药物快速控制症状,同时配合中药清热解毒、通络止痛,减少西药用量及不良反应;缓解期则以中医调理为主,通过健脾益肾、化痰逐瘀改善体质,延缓病情进展,同时辅以西医的功能锻炼指导,增强关节稳定性。

例如,对于骨关节炎患者,口服氨基葡萄糖联合中药蠲痹汤,能更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使用生物制剂的同时,配合针灸和中药辨证治疗,可减少激素依赖,降低复发率。这种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的结合模式,既发挥了西医精准控制的优势,又体现了中医整体调理的特色。

结语

总之,关节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中西医结合并非简单的 “中药加西药”,而是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阶段制定动态治疗方案。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这种整合医学模式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关节炎患者不再受 “疼痛 - 活动减少 - 病情加重” 的恶性循环困扰,真正走上可持续的康复之路。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