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9月1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流感疫苗接种,报告管理如何助力 - 数字报刊系统 流感疫苗接种,报告管理如何助力 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知识  关节炎反复发作?中西医结合治疗开辟新路径 小儿肺炎高发季,防护要点要牢记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流感疫苗接种,报告管理如何助力

作者:钦州市灵山县红十字会医院 范雪飞

流感是季节性高发呼吸道传染病,每年影响大众健康,老人、儿童等群体感染后易引发重症。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流感疫苗接种报告管理是保障接种规范、提升防控效果的重要支撑。大众对报告管理的内容、作用及配合要点缺乏了解,接下来从专业角度科普,让大众明确报告管理如何助力接种,以及自身参与方式。

认识流感疫苗与报告管理,明确关联意义

流感疫苗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降低流感感染风险,感染后也可减轻症状、降低重症概率,老人、儿童、妊娠期妇女、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需优先接种,以降低流感危害。不少人误以为流感疫苗接种报告管理仅是 “简单记录”,这种认知有误。实际上,报告管理可通过系统追踪接种数据,掌握不同地区、人群的接种覆盖情况,监测疫苗接种后的安全与保护效果,及时应对接种异常,是保障接种安全、提升流感整体防控成效的重要基础。

报告管理第一步:明确 “谁来报”,划定报告主体范围

流感疫苗接种报告管理有明确主体,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中心等具备接种资质的机构是核心。这些机构为公众接种后,需按国家免疫规划规范,完成接种信息的收集、整理与上报,确保每笔记录及时、准确纳入管理体系,这是报告管理有序开展的前提。

普通大众无需自行上报,但需留存接种凭证(如接种记录单、电子证明)。这些凭证是个人接种的有效证明,后续查询记录、配合机构核查,或出现不适时向医生提供接种参考,都需用到,妥善保管十分必要。

报告管理核心环节:规范 “怎么报”,梳理完整流程

报告管理核心是规范流程。首先是接种信息采集,公众接种时,机构会记录关键信息,包括接种者姓名、年龄、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以及接种日期、疫苗品牌型号、剂量、部位等接种信息,采集时工作人员会仔细核对,确保信息准确完整,为后续上报打基础。

完成采集后,机构会在规定时限内,将信息录入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全国数据统一管理,信息实时上传,避免人工传递延迟或记录丢失导致的遗漏,确保每笔记录及时纳入监管。

此外,机构会定期核查与补录数据,工作人员逐一核对已上报信息,若发现错误(如个人信息偏差、疫苗型号不符)或缺失,会第一时间联系接种者补充确认,修正错误、完善信息。

报告管理关键价值:解答 “为何要报”,凸显多方面助力

一是助力掌握接种覆盖,相关部门分析系统数据,了解不同地区、年龄段、职业人群的接种率,明确推进慢的地区与接种率低的重点人群,制定针对性策略,提升覆盖水平,为构建群体免疫屏障提供支撑。

二是监测疫苗安全与效果,通过系统实时追踪接种后异常反应(如发热、局部红肿、过敏),机构及时录入信息,相关部门分析数据可快速识别疫苗批次风险、采取管控措施,还能对比接种与未接种人群发病数据,评估疫苗效果,为后续疫苗选择提供依据。

三是支撑疫情研判与防控,报告数据中的接种时间、地区分布等,为流感流行趋势研判提供参考,相关部门结合接种与流感监测数据,预判流行情况,提前调配医疗资源、制定防控策略,减少病毒传播,降低疫情影响。

大众必知:如何配合报告管理,保障接种与防控

流感疫苗接种及报告管理中,大众配合至关重要。接种时,需主动告知健康状况,包括药物过敏史、慢性疾病、近期是否发热,这些信息影响接种判断与信息准确性,隐瞒可能导致记录偏差、影响安全;接种后要核对接种记录单的个人信息、疫苗信息及时间,有错误及时提出。

接种后查询记录,可通过接种凭证标注方式,或当地疾控 APP、微信公众号。若发现记录缺失、错误,需及时联系接种机构补正,避免影响后续接种或查询。

接种后若出现不适,除及时就医,需告知医生接种情况(含时间、疫苗型号),同时联系机构反馈,配合做好异常反应记录与上报,支持疫苗安全监测。

结语

流感疫苗接种报告管理需接种者与机构双向配合。希望大众重视疫苗接种,理解报告管理重要性,接种时如实提供信息、妥善保管凭证、主动配合核查,共同推动接种规范开展,提升流感防控效果,守护自身与公众健康。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