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本身并不可怕,真正需要警惕的是由它引发的各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累及身体多个系统,若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可显著降低危害。以下这些身体发出的信号,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能忽视。
微血管并发症的早期信号
微血管遍布全身,糖尿病对微血管的损伤往往先从一些重要器官开始显现,肾脏和眼睛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受累部位。
1.糖尿病肾病
肾脏是糖尿病微血管最易受损的器官之一。早期可能出现的信号包括夜尿增多,这是因为肾脏对尿液的浓缩功能下降,导致夜间排尿次数和尿量明显增加。另外,尿中泡沫增多且不易消散也是一个重要信号,这提示尿液中可能出现了蛋白质,医学上称为蛋白尿,是肾脏滤过功能受损的表现。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眼睑或下肢水肿。这是由于肾脏排泄水分和代谢废物的能力下降,导致水钠潴留。若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进行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 / 肌酐比值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肾脏损伤。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睛是另一个易受糖尿病影响的重要器官。早期可能出现视力模糊,尤其是看东西时出现重影或眼前有黑影飘动。部分患者还会感觉眼睛干涩、畏光,这是因为高血糖影响了眼部的神经和血管功能。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出现视野缺损,即看东西的范围变窄。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是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大血管并发症的警示信号
大血管是维持全身血液供应的重要通道,糖尿病会导致大血管壁受损、粥样硬化,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疾病,心血管和脑血管是常见的受累部位。
1.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很多。早期可能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休息后可缓解。这是因为冠状动脉血管受到高血糖的损伤,导致血管狭窄,心肌供血不足。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胸痛,疼痛可能向左肩、左臂放射。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心悸、心跳加快或心律不齐,也应引起重视,及时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排查心血管问题。
2.脑血管疾病:脑血管受到糖尿病影响时,可能出现头晕、头痛,尤其是在突然起身时症状更为明显。这是脑部供血不足所致。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肢体麻木、无力,说话含糊不清等症状,这些都是脑卒中的预警信号,需立即就医。
神经病变的常见表现
神经遍布全身各处,负责传递信号和调节功能,糖尿病对神经的损伤较为常见,可影响不同类型的神经,表现出多样的症状。
1.周围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类型,早期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尤其是在夜间症状更为明显。患者可能会感觉手脚像戴了手套或袜子一样,对温度、疼痛的感知能力下降。
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肌肉萎缩,行走困难。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评估神经损伤程度。
2.自主神经病变
自主神经病变会影响身体的多个系统,如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在消化系统方面,可能出现腹胀、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交替出现等症状。在心血管系统方面,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即从坐位或卧位起身时,血压突然下降,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
其他部位并发症的信号
糖尿病除典型症状外,其他部位并发症也有明显信号。糖尿病足是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脚部皮肤干燥开裂,易患甲沟炎、脚气等感染,还会感觉脚凉,行走时有间歇性跛行疼痛。若脚部伤口难愈合,出现溃疡、坏疽,必须立即就医,否则可能截肢。此外,糖尿病患者还易出现皮肤病变,高血糖致使皮肤营养障碍、易感染,患者常感皮肤瘙痒,外阴和肛周部位更明显,部分人会有红斑、丘疹,严重时出现水疱、溃疡。糖尿病患者需留意这些信号,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总之,糖尿病并发症的信号多种多样,涉及身体多个系统。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一旦出现上述信号,应及时就医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有效延缓并发症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