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9月12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产后抑郁,家人如何给予关怀 - 数字报刊系统 流感季的防控要点 产后抑郁,家人如何给予关怀 补牙材料脱落,别急着补 乳腺肿瘤切除后,还会复发吗?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后抑郁,家人如何给予关怀

作者:百色市田林县人民医院 许意香

产后抑郁并非产妇“矫情”或“抗压能力差”,而是一种由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情绪障碍。据临床数据显示,我国产后抑郁的发生率约为 10%至15%,若未得到及时干预,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长期影响。作为家人,掌握科学的关怀方法,是帮助产妇走出阴霾的关键。

识别信号:走出 “情绪波动” 的认知误区

多数人认为产后情绪低落是 “正常现象”,这种观念往往延误干预时机。

家人需警惕以下典型症状:产妇持续两周以上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对婴儿哭闹反应淡漠或过度焦虑;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或早醒,即便婴儿安睡也无法恢复精力;食欲显著下降或暴饮暴食,体重在短期内出现明显波动;甚至出现自责、内疚感,认为自己 “不配做母亲”,严重时可能产生伤害自己或婴儿的想法。

需要注意的是,产后抑郁的表现存在个体差异。部分产妇可能以躯体症状为主,如持续头痛、腰酸背痛,经检查却无器质性病变;还有些产妇会出现易激惹症状,因小事与家人发生冲突,事后又陷入深深的自责。家人应摒弃“过段时间就好了”的侥幸心理,一旦发现异常持续超过两周,需提高警惕。

有效沟通:用倾听替代 “道理说教”

与产后抑郁的产妇沟通,“少说多听” 是首要原则。家人常陷入 “讲道理” 的误区,如“别想太多”“哪个当妈不是这样过来的”,这类话语反而会让产妇感到不被理解。正确的做法是主动创造表达机会,例如在婴儿入睡后的安静时段,轻声说 “我看你最近好像很累,愿意和我说说吗?”。

沟通时需注意三点:一是保持专注,放下手机和家务,用眼神交流回应产妇的倾诉;二是接纳情绪而非评判,当产妇说 “我觉得自己很没用” 时,回应 “我能感受到你的辛苦” 比 “你别这么想” 更有效;三是避免比较,不提及 “别人家的妈妈”,不强调 “我当年比你辛苦多了”。

行动支持:从 “帮忙” 到 “承担”

产后抑郁产妇常因无力完成育儿任务而加重负罪感,家人需从 “搭把手” 转变为“主动承担”。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规律分担育儿工作,如固定由家人负责夜间喂奶、换尿布,让产妇保证连续睡眠;管理家庭事务,包揽买菜、做饭、打扫等家务,避免产妇因琐碎事务消耗精力;创造独处时间,每天安排1至2小时让产妇单独休息,可做简单放松活动如听音乐、阅读,期间不频繁敲门或询问婴儿情况。

对剖宫产或有产后并发症的产妇,需提供更细致的照护。例如协助伤口护理、提醒用药时间,在产妇起身时主动搀扶,避免因行动不便产生挫败感。同时,关注产妇的饮食营养,根据其口味准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以 “为了下奶” 为由强迫进食。

自我调节:家人的情绪管理同样重要

长期照护可能让家人产生疲惫、焦虑等情绪,若这些情绪得不到疏导,可能引发家庭矛盾。家人需学会自我关怀:每天留出15分钟做个人喜欢的事,如散步、听广播、听音乐、刷正能量视频等;与其他新手父母交流,分享感受以缓解孤独感;当情绪激动时,先深呼吸冷静30秒再沟通,避免说出 “你这样让我很崩溃” 等伤人话语。

夫妻间的相互支持尤为关键。丈夫应主动承担育儿责任,理解妻子的情绪变化并非针对个人;妻子也需看到丈夫的付出,避免过度指责。可定期召开简短家庭会议,坦诚交流彼此的困难和需求,共同调整照护方案。

及时就医:承认需要帮助不是软弱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家人需果断带产妇就医:情绪持续恶化,出现自伤或伤害婴儿的想法;拒绝进食、长时间失眠,身体状态明显变差;无法完成基本育儿任务,如拒绝抱婴儿、喂奶;经家庭调节两周后无任何改善。

就医时,家人可陪同就诊,向医生详细描述产妇的症状表现、持续时间及日常行为变化,这有助于准确诊断。同时,需理解治疗过程可能是长期的,药物治疗与心理疏导结合才能取得更好效果,避免因短期内未见好转而放弃治疗。要告诉产妇:“寻求专业帮助是勇敢的表现,我们会一直陪着你。”

结语

总之,产后抑郁的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人的耐心与科学关怀,是产妇恢复的重要支撑。记住,这不是一场孤军奋战,整个家庭共同面对,才能让产妇更快走出抑郁,重新感受为人母的喜悦。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