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与生活压力与日俱增,失眠多梦已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常见问题,其中不少人还伴有多梦症状。失眠多梦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降低生活质量,长期如此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如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而中医在调理失眠多梦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优势,通过整体调理、辨证施治,往往能取得显著的效果。本文将从中医角度出发,为大家科普失眠多梦的相关知识及中医安神的方法。
直击失眠多梦的常见困扰
失眠多梦的表现多种多样,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大脑异常清醒,数小时过去仍无法入睡,这就是入睡困难;还有些人虽然能够入睡,但夜间会频繁醒来,醒来后再次入睡变得十分困难,导致睡眠片段化;另外,梦多且梦境杂乱,醒来后感觉身体疲惫、精神不振,白天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效率下降,情绪也容易变得烦躁、焦虑,这些都是失眠多梦带来的常见困扰。这些问题若长期存在,会严重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中医怎么看失眠多梦
在中医理论中,失眠多梦主要与 “心神” 密切相关。中医认为,心主神志,若心神不安,则会导致睡眠失常。正常情况下,心神居于心,借助气血的濡养而安宁,人就能安然入睡;当各种因素导致心神被扰或失于濡养时,便会出现失眠多梦的症状。
常见的致病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思虑过度,长期的精神紧张、思虑不宁会耗伤心血,使心神失养,进而引发失眠多梦;二是肝火旺盛,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肝火上扰心神,导致心神不宁,出现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等表现;三是脾胃虚弱,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生成不足,无法濡养心神,同时脾胃功能失调还可能产生痰湿等病理产物,扰动心神,引起失眠多梦。
中医安神小妙招 —— 穴位篇
穴位按摩是中医安神的有效方法之一,操作简便,适合大众自行进行。
1.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按摩时可先用温水泡脚,然后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压涌泉穴,每次按压 3-5 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具有滋阴降火、宁心安神的作用。
2.内关穴,在前臂前区,腕掌侧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时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该穴位,每次按压 2-3 分钟,左右手交替进行。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能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对缓解失眠多梦有较好的效果。
3.神门穴,在腕前区,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可用拇指指腹轻轻按揉神门穴,每次按揉 5-10 分钟,以局部有轻微酸胀感为度。神门穴为手少阴心经的原穴,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是治疗失眠的常用穴位。
中医安神小妙招 —— 食疗篇
通过食疗调理失眠多梦,既安全又方便,以下为大家推荐几款简单易做的食疗方。
1.酸枣仁粥:取酸枣仁15克,粳米100克。先将酸枣仁捣碎,加水煎煮,取汁去渣,再将粳米放入药汁中,煮至粥熟即可。建议在晚餐时食用。酸枣仁具有养心益肝、安神敛汗的作用,对于心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多梦效果显著。
2.百合莲子汤:百合20克,莲子30克,冰糖适量。将百合、莲子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左右,加入冰糖调味即可。可在睡前1小时服用。百合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莲子可补脾益肾、养心安神,二者搭配,安神效果更佳。
中医安神小妙招 —— 生活习惯篇
规律作息是保证睡眠质量的基础,中医强调 “天人相应”,人体的生理活动应与自然界的昼夜节律相适应。因此,要养成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习惯,即使在周末和节假日也不要随意打破规律,这样有助于形成稳定的生物钟,使心神安宁,利于入睡。
睡前应避免一些不良行为,如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刺激眼睛,影响人体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对调节睡眠节律有着重要作用;睡前也不宜进食过饱,中医认为 “胃不和则卧不安”,进食过饱会加重脾胃负担,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进而扰动心神,导致失眠。此外,睡前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大喜大悲或过度思考,可通过听轻柔的音乐、散步等方式放松身心。
需要注意的就医时机
简单自我调理可改善失眠多梦,但症状持续超1个月且调理无效、严重影响生活工作,或伴有严重头晕头痛、心悸胸闷、情绪低落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排查。中医治疗则注重辨证施治,结合症状与体质制定含中药、针灸等的个性化方案,以实现精准有效治疗。
结尾
通过本文介绍的穴位按摩、食疗调理和生活习惯调整等中医方法,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调理。这些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眠多梦的症状,让心神归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