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8月2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高血压伴心力衰竭,饮食调整有讲究 - 数字报刊系统 如何急救血型不合导致的急性溶血反应 一氧化碳中毒的防与治 高血压伴心力衰竭,饮食调整有讲究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护理要点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血压伴心力衰竭,饮食调整有讲究

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 谈礼武

高血压与心力衰竭,这对“难兄难弟”常常携手出现。数据显示,我国心力衰竭患者中有大部分合并高血压,高血压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会逐渐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肌重构,最终引发心力衰竭。而心力衰竭一旦发生,又会增加治疗难度,形成恶性循环。在这一过程中,饮食作为可控因素之一,其调整对于延缓疾病进展、减轻心脏负担至关重要。

饮食调整的:从原则到目标

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的饮食调整并非简单的“少吃多动”,而是需要遵循一套系统的原则,其核心目标可概括为“三减一增”

减盐:钠盐摄入量“红线”

钠盐是导致水钠潴留的“元凶”,过量摄入会直接加重心脏负担。根据《中国心力衰竭患者膳食指导》,建议每日钠盐摄入量<5克(约一啤酒瓶盖)。

需注意的是,除了食盐,酱油、味精、咸菜、火腿等加工食品中也含有大量“隐形盐”。例如,10毫升酱油约含1.5克盐,因此,患者需养成查看食品标签的习惯,警惕“钠含量”陷阱。

减重:体重管理“刻不容缓”

超重和肥胖是心力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显示,体重每降低5公斤,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风险可降低16%。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减重需循序渐进,建议每周减重0.51公斤,避免过度节食导致营养不良。

减脂:低脂饮食“护心”关键

高脂饮食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加重心缺血。

患者应优先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橄榄油,同时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饱和脂肪的摄入。

增营养:科学搭配“护心餐”

优质蛋白(如鱼肉、瘦肉、豆制品)、膳食纤维(如全谷物、蔬菜)以及钾、镁等矿物质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例如,钾元素可促进钠排出,减轻水肿;镁元素有助于维持心脏节律稳定。

饮食调整的“实战技巧”:从细节到方法

限盐策略——从“减盐”到“控钠”

替代方案:用香料(如姜蒜、柠檬)替代部分盐调味,既可提鲜,又能减少钠摄入。

家庭技巧:使用限盐勺,逐步减少用盐量;外出就餐时,可选择清蒸、白灼等低盐菜品,或用清水涮去食物表面的油盐。

液体管理——精准计算每日摄入量

心力衰竭患者需根据水肿程度调整液体摄入。

例如,严重水肿者每日液体摄入量应控制在1500毫升以内,相当于3瓶矿泉水的量。需注意的是,汤羹、果汁、牛奶等“隐形液体”同样需计入总量。

患者可通过记录每日饮水量、食物含水量等方式,实现精准管理。

营养搭配——吃出“心脏友好餐”

优质蛋白:每日摄入量建议为11.5克/公斤体重,可优先选择鱼肉、鸡胸肉、豆腐等低脂高蛋白食物。

膳食纤维:全谷物(如燕麦、糙米)、蔬菜(如西兰花、菠菜)、水果(如苹果、梨)富含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减少心脏负担。

钾镁补充:香蕉、菠菜、坚果等食物富含钾镁,但需根据血钾水平调整摄入量。

饮食禁忌——远离“心脏杀手”

高脂高糖食物:炸鸡、蛋糕、奶茶等食物不仅热量高,还会引发血脂异常,加速动脉硬化。

刺激性食物:咖啡、浓茶、辣椒等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加重心力衰竭患者症状。

酒精:酒精会扩张血管,导致血压波动,增加心脏负担,心衰患者应严格戒酒。

特殊情况下的饮食调整

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常合并其他疾病,饮食调整需因人而异

合并糖尿病:此类患者需兼顾血糖控制与心力衰竭饮食。建议选择低GI(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同时减少精制糖的摄入。例如,可用甜叶菊等天然甜味剂替代白糖。

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会导致钾、磷等电解质排泄障碍,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0.60.8克/公斤体重),并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例如,可用冬瓜、黄瓜等低钾蔬菜替代。

利尿剂使用期间:利尿剂会促进钾、镁排出,患者需通过饮食或药物补充电解质。例如,可适当增加香蕉、菠菜等富含钾的食物,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钾补充剂。

营养不良风险:部分心力衰竭患者因食欲减退或消化吸收障碍,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此类患者可在营养师指导下,选择高能量密度食物(如坚果酱、奶酪),或通过少食多餐的方式增加营养摄入。

结语

饮食调整是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一环。通过科学饮食,患者可减轻心脏负担,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正如一位患者所言:“以前总觉得吃药就够了,现在才明白,吃对饭也非常重要。”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