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8月22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血脂异常别忽视——“血管清道夫”养成记 - 数字报刊系统 俯卧位通气:呼衰患者的希望之光 这些动作可悄悄缓解颈椎病 甲减 =“懒癌”?总犯困、胖得快可能是它在搞鬼 血脂异常别忽视——“血管清道夫”养成记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血脂异常别忽视——“血管清道夫”养成记

作者:防城港市中医医院 陈鄂

血脂异常是当下常见的健康问题,它像一颗隐藏在身体里的 “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很多人对其不够重视,直到引发严重疾病才追悔莫及。了解血脂异常,学会做自己的 “血管清道夫”,对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认识血脂异常

血脂是血液中脂质的总称,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正常情况下,这些脂质在体内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它们的比例或含量超出正常范围时,就会出现血脂异常。多数血脂异常早期没有明显症状,这也是很多人忽视它的原因。但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有危害,等到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对身体造成了一定损伤。因此,定期体检非常重要,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的危害

血脂异常对血管的损害很大。它会导致血管壁脂质沉积,逐渐形成斑块。这些斑块会使血管变窄,影响血液流通,还会让血管变硬,失去弹性,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动脉硬化又会引发多种疾病。当冠状动脉发生硬化时,会导致冠心病,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脑部血管硬化则可能引发脑梗死,严重时会导致偏瘫、失语等;此外,血脂异常还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会加重这些疾病的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吃出健康血脂

1.多吃“清脂”食物:芹菜、菠菜等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能促进脂质代谢,建议每天摄入300-500克;苹果、山楂等水果含有果胶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降低血脂,每天可吃200-350克;燕麦、玉米等粗粮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可替代部分精米白面作为主食;鱼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能补充营养且对血脂影响小,每周建议吃2-3次鱼类。

2.少吃“升脂”食物:油炸食品含大量油脂,易导致甘油三酯升高,需严格控制;糖果、甜点等含糖量高的食物,过量摄入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加重血脂异常;动物内脏、蛋黄虽有营养,但过量食用会摄入过多胆固醇,不利于血脂控制,动物内脏每月食用不宜超过2次。

3.合理搭配饮食:保持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防止代谢紊乱;做到荤素搭配,保证营养均衡,既不过度素食也不偏爱高脂肉类;同时注意控制食量,避免热量摄入超标,维持健康体重以辅助调节血脂。

动出健康活力

1.适量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运动能加快身体代谢,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从而降低血液中脂质的含量。

2.运动掌握好时间和强度:建议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不感觉疲惫为宜,运动时心率可控制在(220-年龄)×(60%-70%)的范围内,避免过度运动对身体造成损伤。刚开始运动时,可以逐渐增加运动量,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运动后也应适当拉伸,缓解肌肉紧张。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1.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脂质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过量饮酒会影响脂质代谢,导致血脂升高。因此,为了身体健康,要尽量戒烟,男性每天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2.规律作息:熬夜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导致脂质代谢紊乱,进而引发血脂异常。我们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睡觉和起床,成年人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3.控制体重:体重过高会导致体内脂质代谢异常,而合理饮食结合适量运动是控制体重的有效方法。通过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运动量,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即身体质量指数(BMI)在18.5-23.9之间,对调节血脂大有裨益。

定期监测与科学治疗

定期体检是及时揪出血脂异常的关键防线。普通人群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血脂筛查,而肥胖者、有家族遗传史等高危人群,由于患病风险更高,需缩短检查间隔,建议每3-6个月检测一次,以便尽早捕捉血脂波动的信号。

若血脂异常已较为严重,需在医生指导下开展药物治疗。临床常用的调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等,不同药物的适用病症存在差异,绝对不可擅自停药或换药,否则可能打乱治疗节奏、影响疗效。与此同时,要坚持定期复查血脂,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动态调整治疗方案,从而确保血脂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

结尾

血脂异常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足够重视、积极干预,就能有效预防并控制其发展。从科学调配饮食、坚持适度运动,到养成规律作息等良好生活习惯,再到定期监测指标、配合规范治疗,每一个环节都关乎血管健康。让我们用切实的努力守护生命的活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