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8月1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守护“夕阳视界”:老年朋友必知的眼科护理要点 - 数字报刊系统 老年人胸腰椎骨折大问题?微创解决大疼痛 为生命小战士加油:肿瘤患儿如何进行营养支持 守护“夕阳视界”:老年朋友必知的眼科护理要点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夕阳视界”:老年朋友必知的眼科护理要点

来源: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一病区     作者:王晓婕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眼部组织逐渐退化,干眼症、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眼部问题高发,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质量,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失明。守护好“夕阳视界”,科学的眼科护理至关重要。老年朋友及家属需了解常见眼部风险,掌握实用护理方法,从日常细节入手,降低眼部疾病发生概率,让晚年生活“看得见、看得清”。

1.先识风险:了解老年人常见眼部问题,针对性预防

1)“视力小偷”:白内障与青光眼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表现为晶状体逐渐混浊导致视力下降。患者在发病初期常出现视物模糊、畏光、眩光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复视、色觉改变等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晚期白内障可导致完全失明。目前通过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等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术后视力恢复良好。青光眼则是一种更为危险的致盲性眼病,其特征是眼内压异常升高对视神经造成进行性损害。由于青光眼早期症状隐匿,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眼胀、头痛或视野缩小,因此常被忽视。若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青光眼会导致不可逆转的视力损害和视野缺损,最终致盲,因此被称为“沉默的视力杀手”。

(2)“常见困扰”:干眼症与黄斑变性干眼症是现代人普遍面临的眼部问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已超过50%。该病主要由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导致,患者常主诉眼睛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等不适症状。在空调环境、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或佩戴隐形眼镜等情况下,干眼症状会明显加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则是老年人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其特征是黄斑区视网膜发生退行性改变。患者主要表现为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如直线看起来弯曲)、阅读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湿性黄斑变性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损害。

2.日常护理:从“用眼细节”筑牢护眼防线

1)科学用眼:避免“过度疲劳”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的晶状体弹性降低、睫状肌调节能力逐渐减弱,这些生理变化使得他们更容易出现视疲劳症状。因此,老年人需要格外重视科学用眼和用眼卫生。在日常用眼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劳逸结合”的原则,建议每持续用眼30分钟左右,就要主动暂停用眼5-10分钟。休息时可以远眺窗外6米以外的绿色景物,这样能有效放松眼部肌肉,缓解视疲劳。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环境光线,既要保证充足又要均匀柔和,避免光线直射或过暗。同时要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书本与眼睛之间保持30-40厘米的合适距离,这样能减轻眼睛的调节负担。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更要严格控制时间,使用手机时要适当调大字体大小,并将屏幕亮度调节到与环境光线相协调的舒适程度,避免屏幕过亮或过暗对眼睛造成刺激。

(2)眼部清洁:拒绝“不当揉眼”老年人的眼部皮肤由于胶原蛋白流失而变得脆弱敏感,同时随着年龄增长,泪液分泌减少,眼部分泌物可能会相对增多。当出现分泌物时,建议使用经过消毒的一次性棉签轻轻擦拭,擦拭时要特别注意动作轻柔,从内眼角向外眼角方向擦拭,且要避免反复使用同一根棉签造成交叉感染。若感觉眼睛有异物感或不适,切记不要直接用手揉搓眼睛,因为手上的细菌容易造成眼部感染,而且揉搓动作可能对角膜造成机械性损伤。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立即闭眼休息5-10分钟,通过有意识地增加眨眼次数来促进泪液分泌和均匀分布,必要时可以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来缓解眼部干涩不适。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检查。

(3)环境防护:避开“刺激因素”不良的环境因素会显著加重老年人的眼部不适症状。外出活动时,若遇到强烈阳光照射,一定要佩戴具有UV400防护功能的太阳镜,选择茶色或灰色镜片为佳;遇到风沙天气时,建议佩戴密封性较好的防风镜或戴宽檐帽子来阻挡风沙对眼睛的直接刺激。在室内使用空调时,要注意保持空气湿度在40%-60%的舒适范围,可以在室内放置加湿器,同时要定期(建议每2周一次)清洁空调滤网,避免积聚的灰尘和细菌在室内循环,这些微粒容易引发或加重干眼症状。此外,还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处于烟雾、粉尘等污染环境中,这些都会对老年人脆弱的眼睛造成额外伤害。

3.饮食与运动:“内外兼修”护视力

1)科学饮食调理:注重摄入“护眼食物”在日常饮食中应当有意识地增加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食物摄入,如菠菜、羽衣甘蓝等深色绿叶蔬菜;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维生素A来源,如胡萝卜、动物肝脏等;还要适量补充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海鱼、坚果等食物。此外,要特别注意控制高糖、高盐食品的摄入量,避免这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

(2)合理适度运动:科学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的健康生活方式为了有效改善眼部血液循环状况,建议选择强度适中、动作舒缓的有氧运动方式。日常生活中,散步是最为便捷可行的选择,可以在小区内或公园中进行30分钟左右的步行;瑜伽和太极拳也是非常适合的运动项目,这些运动不仅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还能帮助放松身心。运动频率建议保持在每周3-5次,这样既能保证运动效果,又不会给身体带来过大负担。每次运动时长以30分钟为宜,这个时间长度既能达到锻炼目的,又不会造成过度疲劳。在进行运动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可能造成眼部碰撞的危险动作,如篮球、拳击等高强度对抗性运动。这些运动可能会导致眼压升高或眼部受伤,反而不利于眼部健康。此外,平时可以坚持做规范的眼保健操,通过轻柔按摩眼周的睛明、攒竹、太阳等穴位来缓解视疲劳症状。还可以进行科学的眼球转动训练,具体方法包括:缓慢地上下左右转动眼球,每个方向停留2-3秒;进行远近交替注视训练,先注视近处物体30秒,再眺望远处景物30秒,如此反复。这些训练方法都能有效刺激眼部肌肉,促进眼周血液循环,改善眼部供血状况。

4.定期检查与应急:早发现、早处理

1)定期检查:建立科学规范的“眼部体检”制度建议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每年至少接受一次系统全面的眼科健康检查,检查项目应当包含基础视力检测、精确眼压测定、专业眼底照相检查以及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等核心内容。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高风险人群,或者已经出现视物模糊、眼胀眼痛等不适症状者,应当将检查频率提升至每半年一次。规范的定期检查能够有效筛查出各类致盲性眼病:例如通过眼压测量结合视神经纤维层分析可以早期诊断青光眼,及时采取激光或药物治疗控制病情;通过高清眼底照相能够发现早期的黄斑部病变,在尚未出现明显视力损害时就开始抗VEGF药物注射治疗,显著延缓疾病进展,避免发展到晚期出现不可逆的视力丧失。

(2)应急处理:警惕“危险信号”及时就医当出现以下警示性眼部症状时,必须立即前往专业眼科急诊就诊:突发性视力障碍,包括但不限于视物模糊、视野缺损或眼前黑幕遮挡感;剧烈眼痛伴随同侧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这可能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的典型表现;眼红、眼睑肿胀伴大量分泌物,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性或病毒性结膜角膜炎;视物变形、中央暗点进行性扩大则可能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加重的征兆。就诊时应向医生准确描述症状起始时间、具体表现特点以及既往病史,切忌自行购买使用各类眼药水,特别是含有激素成分的滴眼液,不当使用可能导致眼压急剧升高、诱发激素性青光眼,甚至造成永久性视功能损害。

守护老年人的“金色视界”需要建立全方位的防护体系。老年朋友应当培养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保持每天适度的户外活动,注意膳食营养均衡,特别要保证叶黄素、维生素A等护眼营养素的摄入。同时要严格遵医嘱定期进行专业眼科检查,发现异常及时规范治疗。作为家人也要主动关心长辈的视力状况,定期询问是否有视物困难,及时陪同就医检查,帮助建立完善的眼健康档案。通过医患家属的共同努力,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拥有清晰明亮的视觉质量,享受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