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8月1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日间手术麻醉:如何实现“今天手术明天上班”? - 数字报刊系统 中医教你如何改善失眠 针刺治疗慢性腰痛需要注意什么? 日间手术麻醉:如何实现“今天手术明天上班”? 甲状腺检查:读懂“身体小引擎”的健康信号 不同影像学检查如何选择? X 光、CT、MRI、超声的适用情况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间手术麻醉:如何实现“今天手术明天上班”?

来源:汕头市中心医院    作者: 林晓芸 林泽萍 许伟涛

日间手术麻醉是一种专为“当日入院、当日手术、当日或次日出院”设计的麻醉模式。它通过精准的术前评估、优化的麻醉方案和严密的术后管理,让患者在24小时内完成手术并回归日常生活。这种模式如何实现“今天手术明天上班”?关键在于以下三大环节的精密配合。

1.术前评估:精准筛选,为安全“把关”

1)年龄与基础疾病评估通常选择身体机能较好的患者,如年龄在合理区间且无严重慢性病的人群。对于老年患者,需评估心肺功能、认知能力及药物代谢能力;对于儿童,则需考虑生理发育特点,如呼吸系统成熟度。

(2)麻醉风险分级(ASA分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是评估麻醉风险的核心标准。其中,Ⅰ-Ⅱ级患者身体状况良好,为健康人群或仅有轻度系统性疾病,是日间手术的主要适用对象;Ⅲ级患者有严重系统性疾病但代偿良好,手术需多学科会诊评估风险;Ⅳ-Ⅴ级患者病情危重,通常不适合日间手术模式。

(3)手术类型与麻醉耐受性优先选择时间短、并发症少的手术,如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宫腔镜手术、关节镜手术等。在手术日期前,病人需要到“麻醉门诊”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麻醉医生会确认病人是否适合日间手术,并详细告知手术风险、注意事项,并指导术前准备(如禁食禁水)。

4)心理与社会支持评估心理与社会支持评估对日间手术麻醉至关重要。患者要充分理解手术流程并签署同意书,术后还需有成人陪同护理。对于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患者,应及时开展心理干预,以此降低术中躁动、术后认知障碍等不良情况的发生风险。

2.术中管理:精准调控,打造“快通道”麻醉

1)短效麻醉药物的应用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等短效药物,其代谢快、残留少,可实现“手术结束即停药,患者数分钟内苏醒”。或者使用吸入麻醉药(如七氟烷、地氟烷),这些药物在体内代谢极快,停药后病人几分钟内就能清醒。

(2)多模式镇痛与止吐策略联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氟比洛芬酯)、区域神经阻滞(如腹横肌平面阻滞)和少量阿片类药物,减少术后疼痛与恶心呕吐。例如,在腹腔镜手术中,全麻联合腹横筋膜阻滞可大大降低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加速患者康复。

(3)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与调控通过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麻醉深度,避免麻醉过深导致苏醒延迟或过浅引发术中知晓;通过体温监测与保温措施(如输液加温仪、保温毯)维持核心体温,避免低体温延长麻醉恢复时间。

(4)气道管理的优化对于时间短的小手术,优先选择喉罩替代气管插管,减少气道刺激与术后咽喉痛和声音嘶哑的发生率。例如,在宫腔镜手术中,喉罩的使用可减少或者不使用肌松药物,可缩短复苏时间,且术后咳嗽、声嘶发生率更低

3.术后恢复:严密观察,确保“安全离院”

(1)恢复室观察与评分系统患者术后转入恢复室,由麻醉护士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并使用改良Aldrete评分(评估活动能力、呼吸、循环、意识、氧合)和离院评分系统(PADSS,评估疼痛、恶心、活动能力等),确保评分达标后方可出院。

(2)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针对日间手术麻醉后常见并发症,需提前制定预案。对于术后恶心呕吐(PONV),可术前使用地塞米松、托烷司琼预防,术后症状出现时追加5-HT3受体拮抗剂;疼痛方面,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必要时口服或注射非甾体抗炎药;若出现低血压或高血压,则通过调整输液速度,维持血压稳定,保障患者术后安全。

(3)出院指导与随访患者离院前,麻醉医生会提供书面指导,包括饮食(如术后禁食时间、逐步恢复饮食)、活动(如避免剧烈运动)、用药(如镇痛药、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及紧急情况联系电话。术后通过电话或线上平台随访,确保患者恢复顺利。

总之,日间手术麻醉通过“精准筛选-快速调控-严密恢复”的全流程管理,让患者在安全、舒适的状态下完成手术并快速回归生活。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更体现了现代医学对“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深刻践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