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家庭和社会共同的期盼,而及时准确的医疗检查是守护儿童健康的重要环节。儿科超声作为一种专门针对儿童的医学检查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儿童健康保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帮助医生早期发现孩子身体的潜在问题,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是孩子健康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守护者”。
什么是儿科超声
儿科超声是运用超声波对儿童身体各部位进行检查的医学技术。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不同于X光、CT 等有辐射的检查方式,它不会对儿童的身体造成伤害,具有安全无创的特点。
正因为如此,儿科超声非常适合儿童群体,从新生儿到青少年,都可以接受这种检查。无论是身体内部脏器的结构,还是部分组织的功能状态,儿科超声都能通过清晰的图像呈现出来,为医生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提供直观的依据。
哪些情况需要给孩子做儿科超声
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孩子可能会遇到各种需要进行儿科超声检查的情况。
新生儿时期,若怀疑存在先天性脏器发育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胆道闭锁等,儿科超声能及时进行排查;当新生儿出现黄疸持续不退的情况时,超声检查可以帮助查找黄疸的原因,如是否存在胆道梗阻等问题。
进入婴幼儿及儿童时期,当孩子出现腹部疼痛、腹部包块等腹部不适症状时,超声检查能帮助判断是否有肠道梗阻、腹部肿瘤等情况;若孩子有关节肿胀疼痛,超声可查看关节内是否有积液、滑膜是否增厚等;对于生长发育异常的孩子,如身材矮小、性早熟等,超声检查也能辅助查找原因,如检查乳腺及小儿性腺、肾上腺等部位的情况。
在儿童的常规体检中,部分项目会包含超声检查。这种检查并非多余,它能在孩子没有明显症状时,早期发现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比如肾脏、肝脏等脏器的微小病变,为孩子的健康筑起第一道防线。
儿科超声检查过程是怎样的
儿科超声检查过程简单,家长与孩子无需紧张。检查时孩子躺于检查床,医生会在待查部位涂抹耦合剂——这是无毒无害的凝胶,能去除探头与皮肤间的空气,增强超声波传导以获得清晰图像,检查后用纸巾轻擦即可,不会刺激皮肤。
之后,医生手持超声探头在涂有耦合剂的部位轻移,探头发出的超声波进入孩子体内,遇不同组织产生反射,反射信号经仪器处理后在屏幕形成实时图像,医生借此观察脏器的大小、形态及结构并记录相关信息。
整个过程通常需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具体时长因检查部位、孩子配合度等因素而异,孩子配合良好则检查更顺利、耗时更短。
儿科超声如何为孩子健康 “保驾护航”
它能早期发现疾病。许多儿童疾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比如先天性心脏病,在胎儿时期或新生儿期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就能早期发现,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能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对孩子生长发育的影响。对于一些腹部的肿瘤,超声检查也能在肿瘤还比较小时就发现,为早期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儿科超声可以监测病情变化。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如肾病综合征、肝脾肿大等,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能够帮助医生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医生可以根据超声检查的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孩子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它能指导临床治疗。在一些手术前,超声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依据,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手术后,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评估手术的效果,查看病变是否清除干净、脏器的恢复情况等,确保孩子能够顺利康复。
在儿童常规体检中加入超声检查,能使体检更加全面。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孩子身体内部脏器的情况,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做到早预防、早干预,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持续的保障。
拿到超声报告后该怎么做
拿到超声报告后,家长需及时交给孩子的主治医生,由医生结合孩子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解读。
需注意,报告中的专业术语家长若难以理解,切勿自行盲目判断病情,以免引发不必要焦虑或延误诊治。无论结果是否正常,都要遵医嘱处理:异常时按建议进一步检查治疗,不可拖延;正常也需按要求定期体检,掌握孩子健康状况。
总结
儿科超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在儿童健康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家长应正确认识儿科超声,在需要时及时带孩子进行检查,让儿科超声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