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8月0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肾衰竭的早期迹象,你发现了吗? - 数字报刊系统 中医在脾胃虚胖减重方面的饮食妙招 鼻窦炎的鼻腔冲洗小窍门 心脏泵不动,心衰患者生存指南 肾衰竭的早期迹象,你发现了吗?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肾衰竭的早期迹象,你发现了吗?

作者:宾阳县人民医院 卓金莲


肾脏,这对藏在我们身体深处、默默奉献的“守护者”,时刻守护着我们的健康防线。它们不仅负责过滤掉体内的毒素和废物,还精心调节着我们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甚至分泌着维持生命活力的激素。但你知道吗?当这对“守护者”开始疲惫不堪,出现功能衰竭时,我们的身体就会悄然响起警报。肾衰竭,这个悄然逼近的健康威胁,其实早期就有迹可循。

 

肾衰竭的定义与分类

肾衰竭的定义:肾衰竭,顾名思义,就是肾脏无法有效地过滤血液,导致体内的废物和液体堆积。这些废物和液体本应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但肾衰竭时,它们却会在体内积聚,对身体造成损害。

肾衰竭的分类:肾衰竭可以分为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两种。急性肾衰竭是指短时间内肾脏功能突然下降,通常与严重的感染、药物中毒或外伤等因素有关。而慢性肾衰竭则是肾脏功能长期逐渐下降的过程,可能由多种慢性疾病引起,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最终,慢性肾衰竭可能发展为尿毒症,需要透析或肾移植等替代治疗。

 

肾衰竭的早期迹象

肾衰竭的早期迹象往往比较隐匿,容易被忽视。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还是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排尿异常——

尿量变化:肾衰竭时,尿量可能会增多或减少。如果你发现自己最近尿量明显增多,尤其是夜间频繁起夜,或者尿量明显减少,甚至一天都排不出多少尿液,就要警惕了。

尿液颜色异常:正常的尿液应该是淡黄色的。如果尿液颜色变深,呈深黄色甚至红色,或者尿液中泡沫很多,且长时间不消散,这可能是肾脏出问题的信号。

身体水肿——

肾脏是调节体内水分平衡的重要器官。当肾脏功能下降时,无法有效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就会导致水肿。常见的水肿部位有脚踝、腿部、面部等。

如果你发现自己最近突然变“胖”了,尤其是脸部和下肢,用手一按还有一个坑,就要考虑是不是水肿了。

疲劳与乏力——

肾脏功能下降会导致体内毒素积累,影响身体的能量代谢。你会感到持续性的疲劳和乏力,即使休息得很好,也总觉得精神不振。

这种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因为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只是太累了或者压力太大了。

食欲不振与恶心——

肾脏问题还会影响消化功能。当体内废物堆积时,会刺激胃肠道,导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果你发现自己最近胃口不好,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或者经常感到恶心想吐,就要留意了。

皮肤瘙痒与干燥——

肾脏无法有效排除体内毒素时,这些毒素会通过皮肤排泄。这会导致皮肤瘙痒、干燥、脱屑等症状。

如果你发现自己最近皮肤特别痒,尤其是晚上痒得厉害,或者皮肤变得很干燥,就要考虑是不是肾脏出问题了。

高血压——

肾脏与血压调节密切相关。当肾脏功能下降时,会导致体内水分和钠盐潴留,从而引起高血压。

如果你发现自己最近血压突然升高,或者原本就有高血压但最近控制得不好,就要警惕肾衰竭的可能。

 

肾衰竭的高危因素

除了了解肾衰竭的早期迹象外,我们还需要知道哪些因素容易导致肾衰竭,以便更好地预防。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长期控制不佳,很容易损伤肾脏,导致肾衰竭。因此,如果你有这些慢性疾病,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监测病情。

不良生活习惯: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对肾脏造成损害。为了肾脏的健康,我们应该保持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等良好生活习惯。

药物使用不当:某些药物对肾脏有毒性,长期或过量使用容易导致肾衰竭。因此,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遵医嘱,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遗传因素:部分肾衰竭可能与遗传有关。如果你的家族中有肾衰竭的病史,那么你就需要更加关注自己的肾脏健康,定期进行体检。

 

如何预防与早期发现肾衰竭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预防肾衰竭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体检,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肾脏的问题,以便早期治疗。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肾功能检查,包括尿常规、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

关注身体变化:除了定期体检外,我们还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如果出现上述肾衰竭的早期迹象,应及时就医检查。不要忽视任何一个小症状,因为那可能是肾脏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

 

结语

总之,肾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定期进行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遵医嘱用药,就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肾衰竭。希望大家都能关注自己的肾脏健康,让肾脏永远保持活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