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8月0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中医在脾胃虚胖减重方面的饮食妙招 - 数字报刊系统 中医在脾胃虚胖减重方面的饮食妙招 鼻窦炎的鼻腔冲洗小窍门 心脏泵不动,心衰患者生存指南 肾衰竭的早期迹象,你发现了吗?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医在脾胃虚胖减重方面的饮食妙招

作者: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王园


生活中,不少人明明吃得不多,却总爱发胖,还常常觉得乏力、腹胀,这很可能是脾胃虚胖所致。中医认为,脾胃虚弱会导致身体运化功能失常,使得水湿无法正常排出,停滞在体内,进而引发肥胖。这类人群往往肌肉松软、易疲劳,消化也常出问题。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中医在脾胃虚胖减重方面的饮食妙招,包括适合的食材、搭配方法及饮食禁忌,帮助大家通过合理饮食改善虚胖问题,重拾轻盈体态。

 

中医对脾胃虚胖的基本认知

 

中医认为,脾胃虚胖的根源在于脾胃功能减弱。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功能正常时,能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排出代谢废物;一旦脾胃虚弱,运化能力下降,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就会转化为水湿、痰湿等有形物质堆积在体内,导致体重增加。

这类虚胖人群通常有一些共同表现,比如身体肥胖但肌肉松软,四肢沉重无力,稍微活动就觉得疲劳;食欲可能不佳,或虽能吃但消化差,常有腹胀、大便不成形的情况;还可能伴有面色苍白、舌苔厚腻等症状。

 

脾胃虚胖的常见辨证分型

 

脾胃虚胖在中医上有不同的辨证分型。脾气虚型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食欲差,吃一点就腹胀,大便稀溏,身体乏力,体重增加的同时伴随面色萎黄。

脾阳虚型则是在脾气虚的基础上伴有寒象,比如怕冷,尤其腹部怕凉,吃了生冷食物后腹胀、腹泻加重,四肢不温,虚胖的同时身体沉重感明显。

痰湿内盛型多因脾胃运化失常,水湿聚集成痰所致,常见症状有身体肥胖,肢体沉重,胸闷,痰多,口中黏腻,大便黏滞不爽,舌苔白腻。

 

针对不同分型的饮食方案

 

针对不同的辨证分型,有相应的饮食方案。脾气虚型适合多吃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莲子、小米等。山药可煮着吃或炒菜,莲子可用来熬粥,小米煮粥时加些红枣,能增强健脾效果,同时要避免吃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脾阳虚型需食用温脾散寒的食物,如生姜、羊肉、韭菜等。生姜可在做菜时适量加入,羊肉可炖汤,韭菜可清炒,这些食物能温补脾阳,改善怕冷症状,要远离冷饮、冰品及寒性食物,如西瓜、苦瓜。

痰湿内盛型应选择化痰祛湿的食物,如薏米、赤小豆、冬瓜等。薏米和赤小豆可一起煮水喝,冬瓜可煮汤或清炒,能帮助排出体内痰湿,减少身体的沉重感,少吃甜腻、油炸食物,这类食物易生痰湿。

 

脾胃虚胖的饮食禁忌

 

脾胃虚胖人群有一些饮食禁忌需要遵守。首先要避免过量食用生冷食物,如冰饮料、冰水果等,生冷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进一步减弱脾胃运化功能,加重水湿停滞。

甜腻食物也要加以控制,像蛋糕、巧克力、糖果等,这类食物热量高,且容易助湿生痰,导致体内痰湿更盛,不利于减重。

油炸、辛辣刺激食物同样不适合,油炸食物不易消化,会增加脾胃负担;辛辣刺激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道,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都可能使虚胖问题加重。

 

配合饮食的辅助减重方法

 

配合饮食的辅助减重方法能增强效果。适当的运动很重要,选择温和的运动,如散步、八段锦等,每次运动20-30分钟,能促进脾胃运化,帮助排出湿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耗伤正气。

穴位按摩可作为辅助手段,常按摩足三里穴和中脘穴。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按摩能健脾益气;中脘穴位于上腹部,按摩可促进胃肠蠕动,每次每个穴位按摩 3-5分钟,每天1-2次。

规律作息对脾胃养护有益,每天按时吃饭,避免暴饮暴食或节食,晚上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能让脾胃得到充分休息,维持正常的运化功能。

 

减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减重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留意。减重速度不宜过快,脾胃虚胖的调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月减重1-2公斤较为合适,过快减重可能损伤脾胃,反而不利于健康。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若食用某种食物后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应停止食用,并尝试其他具有相同功效的食物,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

若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调理后,虚胖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出现乏力加重、体重持续上升等情况,应及时咨询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调理,以免延误调理时机。

 

结语

脾胃虚胖的减重关键在调理脾胃,了解中医认知、辨证分型及对应饮食方案,遵守饮食禁忌,配合辅助方法并留意注意事项,能通过饮食改善虚胖,重拾健康体态。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