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骨折类型,多由摔倒时手掌撑地等意外导致。手术治疗能帮助骨折部位复位固定,但术后手指活动往往会受到影响。而手指活动训练是术后恢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促进手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防止关节僵硬,最终帮助患者恢复手指的正常功能。所以,掌握正确的手指活动训练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
一、术后手指活动训练的重要性
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由于局部组织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出现明显的肿胀。同时,某些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手术后为了保证骨折部位的稳定,医生会在内固定的基础上采用石膏、夹板等进行外固定,这使得手指长时间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关节活动受到限制。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指活动训练,肿胀难以消退,关节周围的组织会逐渐粘连,导致关节僵硬,严重影响手指的屈伸、抓握等功能,甚至可能留下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相反,坚持进行手指活动训练,能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推动手部的血液循环,加快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从而减轻肿胀。而且,训练过程中关节的活动能维持关节囊、韧带等组织的弹性,有效预防关节僵硬。随着训练的深入,手指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也会逐步恢复,为患者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
二、术后不同阶段的手指活动训练方法
(一)术后早期
术后早期一般为术后1-2周(具体时间需遵医嘱),这个阶段的训练目标主要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进行轻度的关节活动。此时骨折部位尚不稳定,训练时要格外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可以进行手指屈伸训练,缓慢地弯曲每个手指,再慢慢伸直,每个手指单独操作,每次做10-15下,每天进行3-4次。还可以做握拳与松开动作,轻轻握拳,保持2-3秒后松开,重复10-15次,每天3-4次。这些动作能有效带动手部肌肉活动,加速血液循环,缓解肿胀。
(二)术后中期
术后2周- 6周左右(根据恢复情况而定)为术后中期,此阶段骨折部位已有一定的愈合,训练目标是增加手指关节的活动度,进一步减轻肿胀,增强手指肌肉力量。可以进行手指分合训练,将手指尽量分开,然后并拢,重复10-15次,每天3-4次。也可以借助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把弹力带套在手指上,做手指屈伸动作,对抗弹力带的阻力,每个动作保持2-3秒,重复10次,每天2-3次。抗阻训练能有效锻炼手指肌肉,增强肌肉力量。
(三)术后后期
通常在术后6周以后,经医生检查确认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后,就进入了术后后期。这个阶段的训练目标是恢复手指的正常活动范围和力量,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可以进行抓握训练,用手抓握不同大小、重量的物体,比如小球、杯子等,训练时要从轻到重、从易到难,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2-3次。还可以进行精细动作训练,像捡豆子、系纽扣、写字等,通过这些练习逐渐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三、训练时的注意事项
训练强度要适中,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原则,如果训练过程中出现剧烈疼痛,应立即停止。训练前可适当进行局部热敷(需遵医嘱),热敷能使手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让训练更顺利地进行。训练后若出现肿胀加重的情况,可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适当休息,有助于减轻肿胀。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训练,不可擅自提前训练或增加训练强度,以免影响骨折愈合。另外,要保持手部清洁,避免因感染影响康复。
四、训练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训练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手指肿胀不消,这时可以适当减少训练强度,增加休息和抬高患肢的时间,若肿胀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有些患者会发现手指活动度进展缓慢,这种情况下不要急于求成,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坚持训练,也可以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训练方案。训练时疼痛明显也是常见问题,首先要检查训练方法是否正确,若方法正确仍疼痛,需及时与医生沟通,找出原因并解决。
五、何时需要就医
训练后手指若出现明显红肿、发热、疼痛加剧(可能感染或并发症),活动有异常响声或卡顿(可能关节异常),麻木、感觉异常(可能神经受压或损伤),或经一段时间训练后功能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均应及时就医,由医生重新评估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手指活动训练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从术后早期到后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训练目标和方法,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训练。只要坚持科学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进行,就能有效恢复手指功能,早日回归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