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7月2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赶走郁证阴霾,日常快乐小秘诀 - 数字报刊系统 赶走郁证阴霾,日常快乐小秘诀 慢阻肺患者,呼吸锻炼有技巧 小管道解决大“食事”——鼻空肠管小知识 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手指活动训练这样做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赶走郁证阴霾,日常快乐小秘诀

作者: 合浦县中医医院(合浦县红十字会医院、合浦县骨伤科医院) 莫萍基


郁证,类似现代抑郁症、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情志疾病,它会像一层阴霾,笼罩着人的生活,让人感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医认为,抑郁症是因情志所伤,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所致。抑郁症并非无法应对,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可行的方法就能帮助我们驱散阴霾,找回快乐。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日常快乐小秘诀。中医如何调护抑郁症?

 

一、先懂 “郁证”:走出认知误区

 

要赶走郁证,首先得正确认识它。郁证,不是人们口中的 “矫情”“想不开”,中医认为它是由肝气郁结、气血失调引发,常见病因有以下两种:

1. 情志失调。七情过极,导致情志失调,如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气失疏泄,而致肝气郁结。气郁日久化火,则为火郁;气滞血瘀则为血郁;谋虑不遂或忧思过度,久郁伤脾,又可称为食郁、湿郁、痰郁、热郁。

2. 体质因素。原本肝旺,或体质素弱,复加情志刺激,肝郁抑脾,饮食渐减,生化乏源,日久必气血不足,心脾失养,或郁火暗耗营血,阴虚火旺,心病及肾,而致心肾阴虚。

 

二、行动起来:用 “小事” 激活状态

 

从中医来看,行动是调畅情志的良方,气血流通则情志舒。

晨间散步:早晨7-9点(肝经当令时段)慢走30分钟,促进阳气升发。

导引功法:适当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帮助肝气条达。练习“六字诀”中的“嘘”字诀(发音“xu”),专疏肝郁。

规律作息:中医讲究 “天人相应”,规律作息是阴阳平和的关键。亥时(21-23点)入睡,避免熬夜伤阴。睡前用吴茱萸粉贴涌泉穴(足底前1/3凹陷处),引火归元。

 

三、从吃开始,吃掉忧郁

 

1.肝气郁结型(最常见)

表现:情绪低落、胸胁胀闷、易怒或叹气、嗳气、舌淡红、苔薄白。

调理原则:疏肝解郁

·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柴胡、香附、陈皮、川芎、白芍、甘草)

·中成药:逍遥丸、舒肝解郁胶囊

·食疗:玫瑰花茶、陈皮茶、金橘

 

2.气郁化火型

表现: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失眠多梦、舌红苔黄。

调理原则:清肝泻火

·代表方剂:丹栀逍遥散(逍遥散+丹皮、栀子)

·食疗:菊花茶、苦瓜、莲子心茶

 

3.痰气郁结型

表现:情绪抑郁、胸闷痰多、咽喉异物感(梅核气)、舌苔白腻。

调理原则:化痰解郁

·代表方剂: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食疗:陈皮山楂茶、白萝卜

 

4.心脾两虚型

表现:情绪低落、心悸失眠、食欲差、乏力、舌淡。

调理原则:健脾养心

·代表方剂:归脾汤(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龙眼肉、酸枣仁)

·食疗:红枣小米粥、山药、莲子

 

5.气血瘀滞型

表现:情绪抑郁、面色晦暗、头痛或胸胁刺痛、舌暗或有瘀斑。

调理原则:活血化瘀

·代表方剂: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柴胡)

·食疗:山楂红糖水、黑木耳

 

四、打造 “快乐环境”:给情绪找个 “舒适区”

 

中医认为,快乐的环境=阴阳平衡+气机通畅+情志调和。通过调整自然、居住、社会环境的和谐度,结合个人生活习惯,可以有效调节情绪。

1.阳光充足,温暖明亮

·中医认为“阳气”主振奋、愉悦,阴暗潮湿易生郁滞。

·建议:多接触自然光,居住环境朝南,避免长期处于阴暗处。晨起晒太阳(尤其背部,助督脉阳气升发)。

2.空气流通,清新少浊

·“肝喜条达”,闷浊环境易致肝气郁结,引发情绪低落。

·建议:常开窗通风,室内摆放绿植(如薄荷、茉莉)净化空气。

3.草木繁茂,亲近自然

?青色入肝,自然界的绿色能舒缓肝郁(如森林、公园)。

·建议:定期户外活动(如散步、园艺),或室内养绿植、插花。

4.流水声音,舒缓心神

·中医认为“肾主水”,流水声能安神(如溪流、雨声)。

·建议:家中可设小型水景或听自然白噪音。

居住环境:五行调和,布局有序

1.色彩柔和,避免刺眼

·红色(属火)过多易使人亢奋焦虑;青色/绿色(属木)助肝气舒畅;黄色(属土)健脾安神。

·建议:卧室用浅黄、米白等温和色调,书房可点缀绿色。

2.家具摆放疏朗,避免杂乱

·杂乱环境易导致“气机壅塞”,影响情绪。

·建议:保持空间整洁,留出活动通道(象征“气”的流通)。布置一个小型“悦心角”(摆放喜欢的书籍、鲜花或茶具)。焚香静坐(如檀香、沉香,芳香化湿醒脾)。

 

五、连接他人:别让自己 “孤岛化”

 

人际和谐,情志相生。中医认为“喜为心之志”,与亲友相处愉悦能“助心火宣通”。建议:多与乐观开朗者交往,减少长期独处。

适度的热闹与安静。过度喧闹耗气(如长期噪音),过度孤寂则气滞。建议:平衡社交与独处时间,可选择茶馆、书院等雅静场所调节心情。

 

结语

 

赶走郁证阴霾,关键在于从日常小事做起。践行带来快乐的活动、人际互动和环境调整秘诀,避开负面诱因,能逐步改善情绪。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慢慢驱散阴霾,重拾快乐,拥抱美好的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